《崎岖人生路》(草稿)
第二章 我的初中时代
(五)松坡园中的我
也许是受父亲从事教育的影响,并且有两个哥哥勤奋学习的榜样,加上我天资较为聪明,又爱好广泛,刻苦好学,喜欢独立思考而不盲从,我在松坡园里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松坡园中的我的最大特点是:我几乎喜欢所学的所有学科.无论是语数外、理化生,还是政史地,我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我都学得比较好。但由于我从小体质较差,虽然我也喜欢体育活动,体育成绩总是有些落后。..
我爱好文学,因为文学不仅承载历史,更展示人性的光辉,给人以启示与鼓励。在初中阶段,我通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现代文学方面,在语文老师吴力云的影响下,我特别喜爱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有时还模仿着写点杂谈。外国文学我读得较多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作品,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给了我持久的记忆,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一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坎里。特别是爱尔兰作家埃塞尔·伏尼契的《牛虻》,曾给了我最强的震撼,正如萧伯纳所说,“她昭示着后人,肉体可以腐烂,只有灵魂高贵无比。”.
我的数学成绩最好,特别是解平面几何问题我的兴趣最大,常追求一题多解,主动去寻求最简捷、最巧妙的解法,从中获得深入思考的乐处,得到学习心理的极大满足。
物理、化学、生物给我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好象刘姥姥闯进大观园,娃娃掉进了万花简,周围的世界是那么的新鲜而有序,令人赞叹。我总在老师对课本的讲解后要再多问几个为什么,我总想在老师的演示实验后自己再亲手操作一遍实验。尽管当时学校实验仪器匮乏,很少有学生实验课,但在课后去仪器室,老师总能尽量满足我对实验操作的渴求。
记得儿童时候听老人说过,不能在屋檐下面洗澡,否则有壁虎在上面拉尿到洗澡水中,人会立即溶化成水只剩骨头的。加上壁虎那丑陋恐怖的外表,所以我从不敢碰壁虎,我一直相信壁虎是很毒的。后来在松坡园上生物课时,陈秉坤老师说壁虎常吃蚊子,是人类的益友,我立即站起来说,老人都说壁虎是很毒的。陈老师听后竟将一条壁虎放在手掌中任其爬上爬下,并说老人讲壁虎是很毒,是让人们避让它,以免伤害它。我惊愕了,并大胆走上讲台,让那条壁虎也放在自己的手掌之中。通过亲手实验使我完全信服壁虎无毒的结论。
我强烈的探求科学的欲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就得益于我松坡园对理化生的学习。
对政治、历史、地理,对社会变革,历史变迁,地理物产,风土人情,我也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欧阳德老师(师母也姓凌,更觉亲切),他常结合曾在革命圣地延安工作的亲身经历讲述地理课,令人神往。
我初中时广泛爱好,还包括音乐课和美术课。那时社会上没有什么特长专业培训班可进,发展特长全靠自学与学校老师的的培养。我是在校内音乐老师欧阳正堂的影响下,学会了识简谱、记简谱,同时还学会了拉二胡。美术方面,我自学了素描、水粉画,我的水彩画也不错,后来我还学习了画油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发展成就了爱好,有了兴趣和爱好就能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促使你去认真听好每一堂课,保证每一堂课、每一门课的学习质量。
与现在许多学校和学生相比不同的是,尽管当时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很低(平均不到15%),但因为初中毕业后找工作不是很难,所以师生并没有升学的压力。那时也没有考试成绩的排名,课本和考试都不是束缚老师教课与学生学习的囚笼,考试与分数只决定学生的升级还是留级,那时的老师首先是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生动活泼地教,而学生则首先是因为有了兴趣和爱好在主动积极地学。那时在老师和学生心中也是没有“主科”和“副科”,“文科”和“理科”的区分的。
如果问我初中阶段最最喜欢的功课是什么,仔细想想应该就是数学了,特别是数学中的平面几何。这不仅是由于教我们数学的王宗藻老师讲课生动,能把看似枯燥无味的数量关系出神入化地演绎成精彩绝伦的美丽图景,更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本身的至真至美而又简约严谨,令人惊叹和神往。数学的魔力从初中起就紧紧地控制了我,还使我在考大学时又取上了数学专业。
英语老师王宗湘也曾是我们的班主任。我对英语这种异国语言的学习也很有兴趣,英语也学得好。后来因为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我读高中时各学校都改开俄语了。但不管在松坡园学英语还是后来高中学俄语,我心里总在想,为什么在我们中国,无论天南地北,无论你用得上用不上和愿意不愿意,中小学生都得统一学外语。难道在英、美、苏各国的学生都在学汉语吗?在我内心,总有一种心理不平衡的感觉,就好象当年满州国时中国学生都被强逼学日语一样,总有一种被殖民化的滋味,所以虽然我自己能学好外语,但总觉得没有必要全民学外语。
记得班上一个老是学不好英语的同学曾侃调:“学英语记单词太难了,反正我一辈子将呆在农村时不要出国。要学什么英语”。他还进一步搞笑说:“不如中国把全世界征服了,下令各国统统学汉语,那时我们就是出国也不必学外语了。”
在松坡园里,由于我年龄最小又总受大同学的庇护,更由于父母的教育特别是母亲关于"与人要和气相处"的教诲,所以我与同班所有的同学都相处很好,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我从没有和任何一个同学红过脸,吵过嘴。
我也很尊敬老师,由于我喜欢向老师请教问题,我经常是主动接近老师。但当老师的论述不能为自己接受时,也常常会进行激烈的争辩,直到被完全说服为止。因此在一些老师的心中,我也是一个蛮喜欢纠缠的学生。
我还很热心校园公共活动,为班报做美术编辑,为班刊画刊头,作插图。我也曾在学生会学习部工作过,都能不遗余力。但我深知,我不如学生会、班委会的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们,我缺乏他们那样好的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我的活动范围太囿于个人的小圈子了。
{附}答网友大浪:“凌老真是全才!佩服!”
我远非全才,我只是以我的经历在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发展成就了爱好,有了兴趣和爱好就能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促使你去认真听好每一堂课,保证每一堂课、每一门课的学习质量。
以我自身的体验:孩子小学和初中阶段,重点在: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培养广泛的兴趣,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才可能全面提高素质。对小孩先不必灌输分“主科”、“副科”、“文科”、“理科”的思想,不必为走升学的捷径而逼迫孩子学奥数、学特长。还是让孩子先喜欢这兰天白云由下至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吧!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再参看我写的《我谈孩子在学校学习的三大时段和三个侧重》一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