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3-10-02 10:30:52)
标签:
教育 |
西安市第十一中学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0——2011学年度)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个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份成功的机会。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扎实有效地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特制订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
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习生活、学生审美、学会自控、学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促进教师更关注学生身心成长、更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更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使学生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以达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
三、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 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理。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课前预习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方式。通过家长帮促老师检查,反复抓,抓反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把生活习惯抓好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制定了《仪容仪表检查细则》,并对照定期检查,整改,从学生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开始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把行为习惯抓细
1、举止文明的习惯。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对长辈、老师、同学、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时时处处使用文明用语,争做文明公民。
2、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学校生活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方面的秩序。学校将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3、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懂得尊重他人是做人的道德准则,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人们互相尊重,生活才能快乐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团结,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4、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教育学生既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公共卫生。
5、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做起。
6、诚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抓起,让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树立诚信意识。
7、懂得感恩的习惯。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8、劳动习惯。倡导学生在校认真完成班级值日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遵守劳动纪律,保证劳动安全,在家主动承担洗碗、拖地、整理床铺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9、健身习惯。做好“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坚持跑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四、组织领导机构: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 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班会、课间操等阵地,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五带”、“八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想陋习告别,向自私告别:“五带”即把礼貌带给师长,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八无”即校园无纸屑,地面无痰痕,桌凳无刻画,墙壁无污迹,走廊无疯跑(嘈杂),水电(资源)无浪费,出言无脏话,校内无骑车现象,上课无迟到早退现象,本学期重点抓校园卫生和课间纪律。
2、把行为规范教育关窗在各学校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不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工作,提醒班主任应该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级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展开有益的班级活动,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周一下午班会制度,总结上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安排本周工作。
3、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浅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办好校园广播站,及时提倡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办好学校宣传栏、各班板报和四个“栏”宣传阵地,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是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经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定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岗,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养成教育关系学生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在养成教育中,要从点滴做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学习做人。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管理。
九月份:
1、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周(9月份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月);
2、巩固新生入学训练成果,继续做好初一、高一新生的常规管理和规范养成教育工作;
3、开展班容、班貌的评比竞赛活动;
4、完成学生干部的调整和起始年段班委会、团支部的组建工作;
5、开展尊师活动周活动。
十月份:
1、出版、检评庆祝“国庆”专刊;
2、学生综合素质竞赛;
3、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周活动;
(1)各班召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2)各班出版“法制教育”专刊;
4、德育工作会议;
5、配合做好校运会有关工作;
6、各班召开“诚实守纪,立志成才”主题班会;
十一月份:
1、团员奉献活动;
2、筹备“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3、各班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十二月份:
1、各班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2、开展纪念“12.9”系列活动;
3、各班出版“庆元旦”专刊;
4、各班举行“庆元旦文艺晚会”;
5、各班召开“温书迎考”主题班会。
三月份:
1、“好习惯大家做”启动仪式。在广播站建立“养成教育”栏目。
2、节约、环保活动。
(1)发出倡议,开展“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的“四个一”活动;
(2)举行“四个一”节约活动签名仪式;
(3)成立“节约小屋”,动员学生节约零花钱,回收可利用物品,变卖成现金,捐给贫困学生;
(4)废旧物品再利用环保设计大赛。
3、卫生习惯活动。在校园设置7个文明监督岗,定岗、定人、定保洁区全方位管理。
四月份:
1、“互动成长新时空”感恩、劳动活动。
(1)、组织学生以“感恩与希望”为主题的书信大赛;(2)、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举行学生代表集体为母亲洗脚,我想对妈妈说,制作感恩卡片等活动。
2、读书活动。倡议学生把自己已经阅读的好书捐献出来,陈列到班级开放式阅览架上,让它们在热爱阅读的师生中漂流,发挥出好书的最大价值。
3、礼仪活动。组织学生能够开展“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知识竞赛,仪容仪表检查活动。
五月份:
1、“唱响好习惯歌谣”大比武。各班组织学生准备3-5分钟关于养成习惯的歌谣,进行整班歌谣朗诵比赛。
2、诚信教育活动。各班开展诚信宣传语、格言征集活动。每班在班级评选的础上,上报5篇短句至政教处并汇编成册,分发《西安市第十一中学学生诚信行为规范》卡片给每位学生。
3、总结表彰。根据各阶段的教育主题,每班评出本班十名先锋各一名,即“文明先锋”、“守纪先锋”、“节约先锋”、“环保先锋”、“孝敬先锋”、“勤学先锋”、“诚信先锋”、“读书先锋”、“劳动先锋”等,并通报表彰奖励。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养成教育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