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亲自主持建造的艮岳一反宫苑合一的做法,把艮岳建造成一个专供游赏的园林。艮岳除这一特点外,在筑山、理水、建筑和种植花木方面,较之前代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筑山:艮岳本是一块平地,为了仿凤凰山就人工筑了一座大山。山基是堆土起势的,为了显现山峰的高耸、悬崖的险峻和沟壑的纵横,就以大量山石堆叠而成。他所选用的不是一般石料,而是专门从灵壁、太湖一带搜罗来的,不但质地秀美,而且姿态千奇百怪。又岳又名寿山,其主峰高九十步,上建介亭,主峰之南又有两峰并峙,是为客峰,东南面建有芙蓉城是为余脉,这样的布局很符合山水画所说的“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客山拱立,主山始尊”的绘画理论。寿山山上蹬道盘纤索曲,需要扪石而上,遇有山绝路隔之处,又以栈道相通,周环曲折,令人如行蜀道、山上布有千姿百态的巨石,徽宗—一赐名,如万寿老松、金鳌玉龟、玉麒麟、伏牛、留云、宿雾等等。叠山所需之石料及花木都需各地贡奉,名之“花石纲”或“折粮石”。寿山所用的太湖石不仅形态奇特而且体量巨大,如一块赐名为“神运”的巨石,专门为之修建了一座亭子,亭高五十尺(1尺=
0.333 m,下同)。
理水:寿山自园外景龙江引水入园,人工造成溪、河、沼、湖、涧、瀑、潭等完善的水系,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很符合画论所说“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的画理。
植物配置:园中有乔、灌、藤、果树和各类水生植物,不少植物是引自江南,栽植手法,有孤植、堆植、丛植、混交,大量的是成片栽植,形成“杏帕”、“梅岭”、“斑竹麓”等景区。园内还放养大量珍禽奇兽,据记载仅大鹿就有数千头。
建筑:楼堂亭馆约40处,其中有些造型新颖,如“书馆”是内方外圆如半月形,“八仙馆”是屋圆如规。其他多数建筑于造景需要之处,如山顶建亭,水畔建台激,山坡建楼阁。这些建筑既是点景,又是观景的需要,使整个园景富于诗情画意。徽宗赵洁工诗善画,又笃信道教,由他审定的规划设计,监造的艮岳,能够形成一个高水平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自是情理中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