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信天缘与漫画(20080827)
中午吃完烩菜,躺在床上随手翻起《容斋笔记》,读到《瀛莫间二禽》则,大感兴趣,一是涉及沧州河间、任邱之风物,二是此文细想颇有趣,有哲理的味道,三是其间的“漫画”一词值得注意。录之:
《容斋五笔·卷第三》(十五则)《瀛莫间二禽》:“瀛、莫二州之境,塘泺之上有禽二种。其一类鹄,色正苍而喙长,凝立水际不动,鱼过其下则取之,终日无鱼,亦不易地。名曰信天缘。其一类骛,奔走水上,不闲腐草泥沙,唼唼然必尽索乃已,无一息少休。名曰漫画。信无缘若无能者,乃与漫画均度一日无饥色,而反加壮大。二禽皆禀性所赋,其不同如此。”

这里讲到两只鸟儿,一只叫信天缘,有鱼就吃,没鱼就等待时机;一只叫漫画,成天奔走,四处找吃,什么都吃,吃了又吃。结果呢,同样是过一天,吃个不停的反而更瘦小。
这算得上是个小品文。素描简洁,洪迈最后以两只鸟儿禀性不同做为结尾,总有不深刻之嫌。从两方面可以考虑这则小品,一是信天缘耐得住寂寞,也能成功,或者分析“信天缘”只相信上天赐予的缘分,有守株待兔的意味。二是漫画鸟儿的勤劳,积极进取勇于创业。从洪氏的写作出发点看,虽然不加评论,但字里行间显然鄙视漫画——追名逐利无穷已,活脱脱的一个市井小人,而信天缘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从容不迫,颇有君子之风。当然,这是他从士大夫的角度看人生,看见的是“人各有命莫强求”。这是我读完这则小品的感受之一。
其二,到底这是两种什么鸟儿呢?《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讲的:
晁以道云:鹈之属,有曰“漫画”者,以喙画水求鱼,无一息之停。有曰“信天缘”者,终日凝立,不易其处,俟鱼过乃取之。所谓“信天缘”者,即俗名“青翰”者也,又名“青庄”。此可喻人之贪廉。
至于漫画属“鹈之属”我们尚可理解,至于“青翰”或“青庄”着实弄不清楚了。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感到李时珍对信天缘很不感冒的。今查相关资料得知:所谓“漫画”之名的鸟,即篦鹭,通常称为鹭鸶。

感受之三,想不到漫画最初是一种鸟,和现在人们的理解是大相径庭了。漫画一词从何而来?通常的说法是从日本传来的。就连首先使用漫画称谓的丰子恺先生也说:"这两字在中国向来没有。"日本文献最早出现漫画一词是1771年出版铃木焕乡的《漫画随笔》。作者在《捞海一得自叙》中说:“瀛莫有鸟名漫画,终日奔走水上捞捕小鱼而食之,犹不能饱,又有鸟名信天翁,立水上,屹然不动,游鱼至前,因以食之而不饥.......余性弗灵,琴棋书画凡百技艺莫一所能,又不解饮,因与人不款曲,越在僻邑无可与语者,唯有读书,终日汲汲,唯多是贪,犹如漫画。”这是一本读书随笔,与洪文对照,很明显铃木之说是来自《容斋随笔》。
这位日本文人特别欣赏漫画鸟的品格,以此自喻,用作书名。看来漫画事实不是泊来品,这个词在宋际就已经出现,不过称谓所指是不一样的。从这则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位日本作者把把信天缘称做了“信天翁”,到底对不对,现在自己还弄不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