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成为中国C2C进步的最大动力
(2009-02-20 09:08:26)
标签:
互联网c2c淘宝用户体验李明远中国it |
分类: 互联网观察 |
1月份,百度“有啊”上线了“购物车”,让C2C继承了B2C的一些用户体验,有了“超市”的体验。1个月后,淘宝发布公告,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购物车”系统将于2月中下旬正式上线。
我认为,自C2C在中国诞生以来,数年时间,一直是“重运营,轻产品设计与用户”,C2C产品的更新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不正常现象正在逐渐转变,用户(包括买家和卖家)成为最大的赢家。
淘宝崛起之后,这种重心在运营的惯性依然存在。而长期在淘宝购物的习惯,让用户反而对这种差的体验产生了依赖。一个差的UI,会因为用户的操作惯性成为一个经典的UI。
其三,淘宝的内部架构。实际上购物车系统在淘宝商城中早就发布,但支付宝、淘宝、商城是由不同团队在负责,沟通成本不是一般的高,这就是为什么从商城到C2C的功能平移耗时如此长的原因之一。
从本质上来讲,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淘宝的一家独大导致了创新的缺失。如果没有雅虎,谷歌再有天才的工程师、80/20创新机制,恐怕也出不了这么多伟大的产品。所以,对于中国C2C来说,要发展进步,就必须有竞争。
这次“有啊”和淘宝一前一后的发布“购物车”,可以被认为是竞争结出来的果子,这是中国C2C市场的福音,也是中国C2C用户的福音,我们的购物模式太有ebay的影子了。更有趣的是,竞争的双方,一个是生意人马云,一个是技术牛人李彦宏派遣的产品大拿、钦差大臣李明远,李明远曾经设计过贴吧等经典产品,是百度最好的产品设计师之一,这两个拥有截然不同DNA的对手,能结出更多的好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