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佼
陈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66
  • 关注人气:3,9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盈利压力是淘宝封杀百度的本质

(2008-09-11 08:08:46)
标签:

it

分类: 互联网观察

淘宝终于对百度下手了,这并不让人吃惊。很多人在尝试解读这一事件对淘宝、百度各自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过我关心的是:是什么促使马云在这个时候“捅穿最后一层窗户纸”?

1,这是马云“过冬”策略的一部分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看跌,尤其是外贸业务主导的加工制造行业,利润缩减、一片狼嚎。唇亡齿寒,可以预计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本质上扮演的是“中介机构”角色的阿里巴巴日子会很难过。8月27日,阿里巴巴发布了中期财报,大家只看到了其净利润同比增长136.2%,不过环比增长、付费会员增长、平均会员投入增长却被忽略了。

 

马云一生说了很多大话、谎话,但“过冬论”绝对是发自肺腑。阿里巴巴本来是马云系中唯一有持续造血能力的业务,但现在看来,马云不得不加速其他业务盈利的步伐。

 

如果在这一大背景之下解读“淘宝拒绝百度爬虫”事件,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可以作如此定性:这是马云系为了安稳过冬棋局调整的一小步,虽然是险招。

 

2,淘宝盈利的过渡方式

 

众所周知,淘宝是马云手中最依赖的一张王牌,但不下蛋的鸡,哪怕长得像只凤凰,也远水解不了近渴。迫切的形势让马云感受到,必须让这只鸡下蛋,并且越快越好,实在不行,哪怕是杀鸡取卵,也在所不惜。

 

C2C在美国能够有持续强劲的盈利能力,但在免费为王的中国互联网领域,这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让这只鸡下蛋,就目前来看,必须换一种思路。

 

淘宝的策略是:曲线救国。封掉百度后,淘宝商户的流量损失是必然的,恰好这个时候,阿里妈妈整合进来了,在淘宝看来,从百度损失的流量有了另外一个补给渠道,并且其中可以看到收入。或许从长远来看,这并非上上策,但“活在当下”是马云不得不考虑的话题。

 

对于封杀百度爬虫,淘宝官方的解释是“保护商业数据”,并且认为“从搜索引擎来的流量,询价多于购买”。理由很苍白,但受伤的淘宝店主们必须得到安抚,哪怕是找一个自欺欺人的理由。

 

3,封与不封都将面临尴尬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行业形成了一个链条:传统媒体→门户、行业网站→搜索引擎,下游对上游“有苦难言”,淘宝也置身其中。这次“揭竿而起”虽然是逼不得已,但之前也并非没有先例。实际上,在韩国互联网,像这种拒绝搜索爬虫的情况十分普遍,而在美国、欧洲,报纸的网站也对Google的新闻爬虫“深恶痛绝”。

 

假设淘宝不主动封杀,可以想象,随着百度C2C平台的上线,百度为淘宝导入的流量也将越来越少。这对于淘宝是一个尴尬。

 

陈胜吴广当年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陈胜说了一句话: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看来,马云与陈胜必心有戚戚焉。

 

不过,还有一件更尴尬的事,或许淘宝事先并没想到。封杀百度爬虫,最直接的受伤害者是淘宝的小店家们,但正是在这个“很受伤”的时候,送来安慰的可能不仅仅是马云,还有——百度。百度已经准备了所谓“绿色通道”,避开机器人,让卖家直接通过百度索引库提交网店的页面链接地址,以方便收录。     

 

4,淘宝与百度的奇异赌局

 

此刻的淘宝是一个赌徒,命运安排他必须参加这个赌局,它要用自己的今天,赌百度的明天。

 

我们来算一笔帐:现在网络购物的使用率在25%(CNNIC),淘宝的购物比例为91%(正旺咨询),两者相乘,这个数字为22.75%。有数字说,目前网络购物的流量有40%左右来自搜索引擎,扣除后,也就是说从淘宝直接入口进入购物的比例为13.65%。

 

当淘宝拒绝了百度,接下来的变数就在于:淘宝网的品牌知晓度,以及这种知晓度带来的实际拉力。具体来讲:目前有一部分群体是“知道,或者即将知道淘宝,但并没有网购过”,这部分将是淘宝的增量市场。这部分群体有多大,将决定淘宝未来在网购领域的格局。

 

聪明的是,即便百度放弃这部分群体,至少也有77.25%的群体是争取的对象。

 

所以说,这个赌局变成了:淘宝拿13.65%现有的用户+品牌拉力增长,去赌百度品牌和搜索对百度C2C的拉力。淘宝赌小,百度赌大,同时百度还扮演一部分庄家的角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