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佼视频行业youtube视频分享it/科技it |
分类: 互联网观察 |
最近Hitwise调研机构发布的一组基于68家在线视频网站的调查数据,反映出一个强烈信号——美国网络视频行业正在从分散走向密集,YouTube开始出现垄断地位。
从这组对比数据可以发现:
1,如果加上Google
Video的4.06%,谷歌在美国已经拿下了近八成的市场,是排名第二的Myspace的7倍左右,垄断已经成为事实。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视频分享领域的老大们还在为“双寡头”和“三国志”而争论的时候,美国已经提前进入“单寡头”时代。如此,有一个问题十分让人感兴趣——一个垄断式的YouTube何时在中国出现?
2008年的中国视频行业有三件大事:视频新政、新一波风投、营销体系的构建。事实证明,视频新政的最大影响并不是让视频网站“全家死绝”,而是让VC不敢再将钱投向市占率更低的后起之秀,转而促成了中国视频行业走向资本密集型——尽管这并非广电和信产部定规的初衷。陈佼认为,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国视频行业的发展既不是“社交驱动”,更非“搜索驱动”,而是“资本驱动”,从长远来看,尽管牌照还未到手,但资本的宠儿——土豆、优酷、我乐等恰恰可能成为视频新政的最大受益者。
2,“双寡头”还是“三国志”?
最近iResearch、DCCI、AC尼尔森、CNNIC等调研机构相继发布了一些报告,其中iResearch的报告还引发了土豆和优酷的争议,两家的BOSS都“很愤怒”,而另外一家我乐网似乎对此不太热衷。
作为视频行业的长期观察者,我一直在注意行业内各方的报告,上述报告我都看过,也就报告和多家视频网站的人士进行过沟通,但一直没有对报告内容做评论,在我看来,当“Alexa标准”越来越让人失望的时候,中国视频行业似乎急于寻找一套新的评价体系,这实际上并无太大必要。
iResearch的报告中最让人关注的是关于PV、UV和用户粘度的数据,先截屏摘录如下:
PV对比,数据来源:iResearch
UV对比,数据来源:iResearch
用户黏度对比,数据来源:iResearch
再看看DCCI的对比数据,截屏如下:
月度到达率对比,数据来源:DCCI
用户黏度对比,数据来源:DCCI
很多人将争论的焦点放在了优酷和土豆谁才是老大上,但我想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
1,不管如何,优酷、土豆、我乐站在第一梯队,排在他们后面的网站差距较大。也就是说,“梯队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看看这个数据,我认为,王微和古永锵的“很愤怒”都不值得。中国视频行业的分化和集中趋势还将继续,以美国市场的前车之鉴,未来两年时间里,真正明朗化的格局将浮出水面,如果这是一场战役的话,优酷只是赢了第一枪,“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到谁是光屁股”。而且别忘记了,差异化的产生可能将化解这场“单寡头”争夺战,这一点在韩国视频分享领域也有体现。(陈佼)
陈佼对视频行业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