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县冯氏明代初修族谱序

标签:
冯氏姓氏文化百家姓酒业百家姓酒宗亲酒 |
分类: 冯氏 |
然余生也晚,居族最后,叨祖先之荫沗膺科首,知平利县事秩满报政,蒙恩赐老于家。暇日取家乘阅之,见其坠绪罔明,已而叹曰:三代以前教化行而风俗美,彝伦叙而宗法昭。谱牒尤未行也,三代以后姓氏逾繁,世敉逾远,情诣逾离,谱牒何可不修也。
文林郎陕西汉中府平利县事赐老致仕八十二岁十一世孙琬
拜撰西
行
字
世系表一
一
世 经 正
二
世 筠 先
三
世 怀 远
四
世 永 振
五
世 良
六
世 大 椿 大 时
七
世 叔 颜 叔
章
八
世 伯 惠 伯
荣 伯 绍 伯 寿
第
一 世
始祖经正公
讳常,于宋熙宁庚戍五月初五时生,家属信州(即今之夔州也)。元祐癸酉公举进士,来倅筠阳。生子二,长筠先、次筠勉皆以筠得名。任筠数年,郡人爱之,不忍其去,公遂偕长子筠先卜居宜丰之蕉溪,是为宜丰冯氏始祖,迄今子孙繁衍,公遗泽所贻也。至南渡绍兴辛未九月初九卯时殁,葬蕉溪东榬树下虎形卯山酉向,人称为冯家坊云。
娶黄氏庆贞,诰封恭人,于宋熙宁壬子正月十五子时生,至南渡绍兴己已年十月十八寅时殁,葬本里乾坑三班前辰山戍向。次子筠勉仍归信州。
谱例一世为一图,而经正公独列两图者尊鼻祖也。
以下为编者按:
经正,讳常,宜丰冯氏始祖,于宋熙宁庚戍(1070年)五月初五日子时生。家属信州,即今之夔州也。元祐癸酉(1093年)公举进士(始荆南信州)耒佼筠阳,生子二,长筠先,次筠勉都以筠得名。任筠数年,郡人爱之,不忍其去,公遂偕长子筠先卜居宜丰之蕉溪(现名牌楼),是为宜丰冯氏始祖,迄今子孙繁衍,公遗泽所贻也。
〖编者注释〗
家属,即祖籍。
今,指明代初修族谱的1377年与二修的1423年之间。
夔州,唐宋称信州,明代称夔州。
荆南,是五代宋初的一个小国,位于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四川东部、贵州东北部。信州即现在的重庆市奉节县地域。
引自初修序文,初编族谱的琬公特别指出了是荆南信州。
本段文字根据塘口冯启春宗亲所编有关族谱内容编辑,未作任何查证与修改。
编者注:从铉至德,中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代(年),中间又迁徙了多少地方,加上明朝末年张献忠屠川,导致蜀地千里无人烟,加上古代交通通讯落后,经济又不发达,我们的先祖在编纂族谱时难以到上述地区一一查证,到今天,年代久远,查证更难上加难,所以益发期待我们冯氏有志者,仍不畏艰难前去考证,让我们宜丰冯氏世系能补全完善。
第
二 世
筠先
经正长子名祁,于元祐丙寅三月初三酉时生,至宋隆兴甲申十月十五已时殁,葬乾坑三班前辰山戌向。娶刘氏,于宋元祐丁卯二月十五日酉时生,至宋淳熙丁酉四月初四戍时殁,葬十九都海螺形艮山坤向,子怀远。
第 三
世
怀远
先子名思,于宋大观戊子六月初六酉时生,至宋嘉泰癸亥八月初七已时殁,葬十九都海螺形艮山坤向。娶李氏,于宋元符庚辰四月二十寅时生,至宋淳熙甲辰十月初十五丑时殁,葬蕉溪虎形卯山酉向。子永持、永振,娶刘氏徙居广信戈阳。
编者按:永持公可以肯定是去了上饶市戈阳县,后面是否有其他变化,就无从得知了。
第
四 世
永桭
远子名显字四公,娶周氏衍贞,生殁俱未详,合葬乾坑三班前金钩形名曾家山。
子亨、良、润、宪。长子亨,娶李氏徙居湖广果石,三子润,娶张氏徙居湖广浏阳,幼子宪,娶王氏徙居本府高安,复徙南昌新建。
第
五 世
良
振次子,名九公,生殁未详,葬本里东边洞口,地名铁坑坳三角塘,娶高氏淑贞,生殁未详,葬本里玉女凭栏形艮山坤向。子,大椿、大时。
备注:之所以到第五世停下,是五世之后人丁更加兴旺,以本文篇幅很难容纳。
江西省宜丰县冯氏世系简介
澄塘镇,古称义钧乡,为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乡。镇境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东南部,东与棠浦镇毗邻,南与上高县交界,西连敖桥乡、天宝乡,北靠花桥乡、同安乡。南北跨度35公里,东西长12公里,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距离县城15公里,宜杨公路穿境而过,自古就是宜丰至瑞州(高安)的重要孔道。1950年5月,设立澄塘乡。1999年12月,撤乡设镇,称澄塘镇。
高坪村辖高坪、板桥、塘口、湾溪、上坪、何家、梅家、港北、苎麻窝、下何家、江咀头、沙坑、双港口、西门山、坳咀上等15个自然村。高坪村冯氏主要分布于高坪、板桥、塘口、上坪四个自然小组,估算人口1200人左右。
前一篇:河北沧州枣园冯氏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