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馨儿:纪念5.12及灾后心灵重建
(2009-05-12 23:46:33)
标签:
冷馨儿我的十年抑郁奋斗史抑郁症康复捐书四川杂谈 |
分类: 冷谈抑郁专栏[原创] |
三月初期,我接到全国妇联吕大姐的电话。她的声音很柔和,她柔和的声音也带给我一个温謦的消息:邀请我于四月底跟随全国妇联的团队去四川走访捐书慰问。想起四川,想起5.12,真的悲感有加,放下电话好一会儿还沉浸在一种情绪里。
吕大姐是通过媒体和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小李了解到我,她和我一样,对于四川地震灾后的心理问题充满担忧!早在去年五月,我就写过一篇题为《灾后群众更易患抑郁症》的文章,表述出我的忧虑。一年前的今天,在人们毫无知情的情况下,刹时间地动山摇,房塌屋陷,等你睁开眼看到的是破碎山河、断壁残垣,亲人离散......
抑郁症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这样突发的重创像水一样无数次地冲击人们心灵的时候,抑郁也会像水一样地慢慢深入骨髓,这样会带来更多伤害。我知道,这没有必要刻意回避,只有真实面对我们才会有足够勇气抵御!
由于各种灾难导致大面积抑郁症的爆发在全世界范围已有多次。在我了解抑郁症的过程中,了解到德国是最早开始研究抑郁症治疗的国家,因由是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满目疮痍,我曾经看到过许多的照片,黑白的僵硬的,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国受到重创。战后的德国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和心理问题,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进行DTI(弥散张量成像)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深藏于大脑深部的负责调解情绪的杏仁核,表现出了密度下降,神经元树突减少、损伤的症状。
当然,我们的境况和当年的德国相去甚远,我们面临的是突发的自然灾害,我们国家政府的迅速反映和国民所体现出的民族爱心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缓解了灾区民众的痛苦,并且,还不时有各种心理专家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团体进入四川帮助他们,这都令人感动!而我更多担忧的是那些灾后心灵重建的问题,尤其是孩子,这是心灵遭受大灾难重创后不可避免的现实。这比起有实在物质作后盾的家园重建要艰难得不知多少倍,有一篇文章写道关于这次地震后的心灵重建大概需要二十年!
根据国际一般统计数据,大灾害后有30%的人可能会在之后5—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PTSD状态)。512大地震后出现长期心理问题可能达1518万人。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一些灾后地区已出现自杀现象,像北川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董玉飞等自杀事件十余起。据北川县委宣传部的《关于原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事件的情况说明》,儿子遇难对董玉飞的打击非常大,“据平时与他经常在一起的同事讲,地震之后,他经常谈及儿子,总觉得对不起儿子,不愿承认儿子遇难这个事实,常常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地震后长时间处于痛失爱子、痛失亲人的阴影,不能自拔”,据董玉飞家属讲,董玉飞生前患抑郁症。曾经从网络上看到的一张关于四川灾后自杀分布图上来看,自杀地域在扩展,不能不令人警觉!
对可能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的人,尤其是有自杀危险性的人,必须进行长期的心理干预和防治。对这些人群的心理干预,应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需要长远的灾后心理干预规划及实施。
在与全国妇联吕大姐的几次通话中,我都表示了会尽更大的力参与到此次行动中,以此去四川为平台,搭建起与四川心理救援的长期交流。并且,我还积极联系出版社,自费加印《我的十年抑郁奋斗史》,捐给四川的群众,让更多的人看到,以避免自杀悲剧的发生和帮助到更多的人!吕大姐说,希望你的书对他们能有更多帮助!
只遗憾的是至四月中旬,由于临时情况有变,吕大姐通知我此次我无法成行,人员分流,只好改为下次。我遗憾的同时,也还是抱着期望,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下一次行程很快到来时,赴四川,为四川灾后群众心灵重建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写此文,以纪念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