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场中文系风格的聚会
(2011-08-12 13:41:50)
标签:
转载 |
分类: 心系家园 |
并且还觊觎松同学的荷花照片等......
20年过去了……
二十年的时光,就过去了。1991年7月,我们大学毕业。
图谋聚会……
去年冬天在上海见到阿龙同学说扬同学在整理同学录,准备今年的暑假20周年聚会,我就赶紧把有联系的20位左右同学的联系方式给他们了。5月份的时候问他们准备的怎样,哈哈,还只有40个同学的联系方式。又问班长,说很快就有空来操心聚会了。
因为扬同学还在母校工作,就把这件事委托给他了,我想着扬同学是非常学术的,组织一场同学聚会一定会把他累倒,且不知道结果如何。果然扬同学仅仅把有电话的同学在7月15日左右发了一信息,没有反馈的也没有核实和联系。所以可想而知,当我启程前向扬同学核实能去的有多少位同学时,听到的答复让人有一点儿小失望。我抽空打电话给几位同学,结果他们都在近期组织家庭旅行,看来暑假反而是最不适宜的时间。
第一天的同学们……
我和阿赓同学周五的航班,到了学校已经接近晚饭时间,我们沿着丽娃河兜了一圈,扬同学的电话已经打了过来,于是按照扬同学的指示,找到了国际学生宿舍。
看到一个小房间里挤满了人,一个男同学很快地洗了一个桃子递过来,很甘甜啊!但是我却一时叫不上他的名字,他用困惑的眼神看着我,其实等我知道他的名字时,觉得他还是当年的样子。
阿赓去办理入住手续,我才环视他们。
那个递给我桃子的同学是凤清啊,如今是社长大人了,给我们带来了他家乡(长江边上一个城市)的特产,我觉得十分稀罕,总认为在黄河以北才会有桃子在生长,没想到长江边上也有蜜桃!
我一眼就认出了文联同学,哈哈他还真没加入文联,还是那个样子,甚至比在学校的时候还清瘦,几十年如一日在一所学校教书,十分惬意,夫妻恩爱,每天坚持散步,过着令我们羡慕的神仙日子。继军同学已经有些憔悴了,在某著名的杂志做编辑,还在坚持纯文学路线,刚刚做了父亲不久,看得出生活带给他的疲惫。扬同学是最“鲜嫰”的,哈哈这样说是因为他还像个学生,胖了一些,但脸庞依旧有些“稚气”,没有岁月的痕迹,他是变化最小的一个。扬同学刚刚也刚做了父亲,孩子才4个多月。扬同学和的几位同学为了这次聚会付出了很多心血。
龚同学文静得很,还略带腼腆,一点也不像上学时那个样子了,我觉得他是最不可能来的,而他却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为此而感动。他很认真地向我提问题,我逐一回答他就像老师回答学生(或者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一样。因为我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都在国外,所以要把她们的情况简单地介绍给大家。当时在场的还有长华,当年小巧可爱的样子依稀可见啊,她带着女儿来了。老鼠(曙)赠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他出的《记者再报告》,没想到成了我返程候机的唯一读物。鼠还是高高大大,英俊潇洒地样子,说话慢条斯理......
深圳去了四个人,阿赓、霖和帆同学,我和阿赓大家都比较熟悉,帆同学和霖同学当年是由外系转入的,很多人都记不起他们了。霖和我很早就约了,要是聚会一定要去的,如约而来。
吃过晚饭继续乱侃,一边等班长来,他到的时候已经晚上11点多了。这么多年,他走的地方最多,联系大家也多。听说上海的同学竟然大多数没说要来,就开始了深夜的“骚扰”,打电话过去,竟然找到了两个说第二天过来。
最后大约到凌晨2点,不再坚持。
第二天早上的活动。。。。。。
第二天早上全体逛校园,寻找当年我们的影子。变化的是人,不变的是校园。
大家原来闹着早餐要去吃食堂的,扬同学还很认真地带了餐券,但一队人马还是浩浩荡荡地到长风公园前的那条街上觅食去了。早餐进行时,我们的美女凯,姗姗而来,当年的才女加美女啊,如今风采依旧,男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
吃过早餐举行“文学论坛”, 哈哈这个名目是为了用一下学校的会议室,队伍慢慢地扩大了,炜、雷、兴教授、军同学都纷纷莅临!炜、雷都是一副小官僚的样子,发福且幸福;兴教授一身学问,我们纷纷询问今天是否招收博士生,投到他门下做做学问,由同学变师生也是一佳话。
没见到军,因为我在10点多离开了。台风要来,所有下午和晚上的航班取消,赶中午的航班回去,下午和第二天已经约好了谈事情。
一场中文系风格的聚会。。。。。。
按照计划他们下午去新校区,晚上K歌。没听到同学们的的歌声,是否有了沧桑?
这场聚会体现了中文系的一贯风格,只有爱但“无组织”。一个小的聚会,到场的人都觉得很值得,最重要的找到那些消失的人们的线索了;有时候闲下来,那些人的熟悉的脸会萦绕脑海,猜测现在的他们是什么摸样,也许某一天,所有的都不用猜测了。我希望去每个人所在的地方看看,看看他们现在的日子。
当我们把毕业照用投放在屏幕上一一辨认当年的我们时,觉得那定格的一刻真的已经是20年前的回忆了。
今天和京同学通了电话,她在那里大喊着,啊!退休的计划又被推迟啦,做完手里的项目就不能再接了,一定要退休啦。是啊,我也迫切地觉得要为退休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