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琦琦,琦琦!
今天偶然上来发博文,看见这段留言,令我激动万分——
“从12中毕业后就一直在找我的罗老师
可是没有消息 也托了崇达去打听 也无果
今天我在GOOGLE输入了霁况的名字来寻找你
罗老师 如果你还依稀记得 联系我吧
尹 琦 FROM FRANCE
PS 恩恩是你的小女儿吧 真是可爱啊”
哦,琦琦,琦琦,岂止是依稀记得,我深爱的常常想念中的琦琦啊,知道吗,一直坚守在新浪写博客,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期待着这天的到来,有点儿姜太公钓鱼的意味吧,一直期待着有天能重逢我一直思念中的人们,所以,我一直在这里。
琦琦,崇达是我任教时99级的学生,他们又是我最特别的学生,与其说是学生,不如说是朋友,笔友。崇达是我的语文课代表,沉着稳重心细,有思想有才气,极富责任心,交托给他的事情,一百个放心,给他一分,他会出乎意外的做到十分。琦琦是高挑美丽、纯情脱俗、才华横溢的诗意女生,她甜甜的笑让人无法拒绝,柔柔的声音惹人喜爱,反正我一见就爱上她了,并且这种爱就牢牢在了心里,像是对自己的孩子,又像是知交朋友,总之这爱纯净得令人忘忧脱俗。我想爱上她的不仅我一个人吧。或是因为同姓,琦琦跟崇达意气相投,很快成为好朋友,崇达还有个双胞胎弟弟崇小,三人常常同行,性格互补,动静相生,看见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很是羡慕、欣赏,朦胧诗一般。
和我一起欣赏这首朦胧诗的是我的另一个知交,耀,琦琦他们叫她“何老师”,当时她是我带的实习生,后来是我的好姐妹朋友知交,今天是对外汉语学者,在我回国度假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这会儿她应该正在我刚离开的美国某处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吧。和耀常常带着极欣赏羡慕的目光来看琦琦他们,多年以后,有天耀耀告诉我她喜欢上了韩庚,我完全能理解,因为在这之前,我先成为了“玉米”,耀耀说,在韩庚身上,她又看到琦琦他们当年的身影,因为这句话,我对韩庚也开始注意上了。
要是会写小说的话,琦琦、崇达他们一定是主角。说他们那届是我最特别的学生一点儿不假,他们是我锐意教学改革的教学对象,是我精心播种的实验田。一直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综合能力,那届开始,我开始在思考怎样将阅读跟写作结合起来的方式,应该是鲁迅的一段话吧,给了我启发,大意是说,仅有读而没有思考的阅读,就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于是我推行了“阅读点评”,要求学生每周每天的阅读量,并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点评,字数不限,但一定是自己在阅读时的思考评价。一般学生简短几句,而琦琦他们总是非常用心认真,其实推行“阅读点评”也有部分我的“私心”,这样我也可以“博览群书”,像《学习的革命》等书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我开始找来仔细消化学习应用,我爱读学生的“阅读点评”,学生爱读我对他们“阅读点评”的点评,崇达是我们之间的联络员,因为学生和我都彼此太用心,所以我批改“阅读点评”的速度不是太快,而学生那边又很想快点儿看到我的点评,于是辛苦了崇达,他不辞辛劳,每节课下课都来我办公室,能拿走几本是几本。常常想跟崇达开玩笑,你是我的“催工头儿”啊。在所有阅读点评里面,琦琦崇达他们的又是我的最爱,常常把他们的阅读点评拿出来分享,渐渐,琦琦的几乎篇篇点评都成了文字隽永、让我爱不释手的好文章,因为写得多,她的笔记本用得最快,索性她将自己的漂亮的阅读点评本分成了“春夏秋冬”四本,集结成册,我实在是爱不释手,鼓动她将这些阅读点评出版,也联系了出版社,对方也相当喜欢,但是需要自费出版,后来我就出国了,也不知所终。由于种种原因,我匆匆走了,没有给琦琦他们告别,心里也一直牵挂他们,在他们眼里,罗老师突然失踪了吧,哦,琦琦,这么些年你一直在寻找我,令我感动不已。不知你如今在法国生活如何,法国真是适合你的地方,想你一定生活幸福,更加优雅浪漫,你应该成为一名作家的,至少,相信至今你还在写着美丽的文字,罗老师还想读。
昨天高考刚刚结束,琦琦,从十二中毕业后,今天整整十二年,相信今天我们的重逢绝非偶然,上帝深知我们彼此的牵挂思念,所以他先用博客预备了我,谢谢你还一直记得“霁况”的名字,感谢网络,让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找到彼此。万事都互相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感谢主,应允了我甚至没有付诸语言的祷告,琦琦,我在这里,等你!
2011年6月9日14:35分双流“瑞升林韵”
欢迎进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