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姐姐(Big
Sister)”的黑色古典婚礼

(位于McKinney的这座The Bingham
House,建于1883年,至今有125年历史,被达拉斯当地新郎新娘评为2008年最佳婚庆之地)
上周六晚上(十月四日)参加了儿子“大姐姐”(Big
Sister)Laycie的婚礼,来美国这些年,不觉间已参加了不少各式婚礼,有刚来美国参加的极具戏剧性的在教堂里举行的美国传统婚礼;有在酒店举行的有着浓重文化色彩的印度婚礼;有在牧场举行的
“德州风格”的跨年婚礼;有在南帕诸岛上举行的浪漫的“日出婚礼”;也有极具“文化时差”和喜剧色彩的孟加拉婚礼;还有在韩国教堂举行的韩国婚礼,以及八月八号刚参加的在俱乐部(club
house)和泳池边的“休闲式”婚礼等等,每次婚礼都留下极美好的回忆,这次Laycie的婚礼更是意想不到的美丽温馨,充满历史和文化的气息。
两个月前,Laycie就寄来请柬,我们也回复了,在日历上记下了这天,请柬是黑色的,文化的不同啊。可是我忽略了这就是婚礼的基调,一时疏忽,没有问Laycie婚礼的颜色基调,自做主张穿得很艳丽,一到婚礼现场,一看黑压压的一片,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下去,好不容易星星点点看见一些色彩,才心安了一些。第一次知道美国婚礼有颜色是参加朋友Christina的婚礼,是酒红色,也是第一次学会了burgundy
这个词。前年去南帕诸岛参加Christina先生弟弟Robert的“日出婚礼”就事先问清颜色,是黑色,所以带了黑裙子。Laycie婚礼那天本想穿黑裙子,一念之差,结果还是穿错颜色,也怪自己只顾了忙不拘小节。

(黑色请柬)
儿子“大姐姐”(Big Sister)Laycie是“Big Brother Big
Sister” 里的志愿者,BBBS是美国具有百年历史的青少年良师益友体系,儿子与“大姐姐”交往的这一年半以来,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吃寿司、牛排、电影院烧烤、看电影、刻南瓜灯笼、做母亲节惊喜相框、野餐、Ranger's
game……太多太多回忆。Laycie是前cow boy的啦啦队长(cheer
leader),现在“达拉斯早报”工作,性格爽朗,很有感染力,一去她的婚礼就能强烈感受到她的个性色彩。按请柬时间,傍晚七点到达离家将近一个小时车程的位于McKinney的这个The
Bingham
House,去之前不知道这个房子为何物,以为Laycie嫁到McKinney了,去了才知道是座古典式房子,当时猜想一定是谁的故居,专门提供场地举行婚礼。果然,后来回家一查,原来那房子建于1883年,距今125年历史,属乔治亚意大利式风格建筑(Georgian
Italianate
home),是南北战争一位老兵的故居,现在专门举办古典婚礼,这里还被达拉斯当地新郎新娘评为2008年最佳婚庆之地(The Knot
Best of Weddings
2008),在当地包括“达拉斯早报”等新闻媒体上都有文章介绍,难怪Laycie会选择这里。美国的婚礼守时多了,婚礼预计七点举行,七点二十分左右,四个身穿黑色西装的伴郎先从屋内出场了,站在右边,随后新郎出场,齐刷刷一排帅哥,好不壮观,年轻的牧师也从屋内出来,站在中央,神情庄严;四个靓丽伴娘从后面纷纷入场,也是黑色晚礼装。正当人们坐着静静等待新娘的时候,激动人心的婚礼进行曲响起,人们的目光四处搜寻,终于看见在屋外缓缓驶来一匹豪华马车,时光倒流一百年,新娘Laycie跟父亲,还有两个花童坐着马车来了。花童一路撒花一路进场,Laycie幸福洋溢地由父亲搀着下了马车,脸上依然挂着永远灿烂的笑,可能也有些紧张了,刚一准备踏上台阶,险些踩到长裙,听她爽朗地解围一笑,让父亲慢着点儿,父亲也幽默地再次问她,“可以走了吗?”这下脚步稳健地踏着“黑地毯”朝新郎走去。婚礼在牧师的不断祷告和祝福中进行着,每次参加婚礼都激动万分,像是经历幸福的洗礼,而现在再听着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的有关爱的论述更是亲切无比,“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羞耻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较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1-8)想我们若能真做到哪怕其中一点,爱都不会止息。那一刻,每一次的低头祷告都满心感激,由衷祝福着这对新人,天色渐渐暗下来了,秋风渐凉,心里面却亮堂温暖得很,那一刻感觉“观看天上地下一切”的我们天上的父正欣悦观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婚礼仪式结束,新郎新娘坐上马车去拍照了,客人进入屋内用餐。屋内餐桌也依然是黑色基调,在趁着客人们排队的当,我周游了这座房子,也细细品味婚礼的每一个细节。看着蒙着黑纱的Laycie的婚纱照,微笑,好个Laycie!婚礼蛋糕有两个,一个是满插百合花的白蛋糕,一个是有着橄榄球头盔的巧克力蛋糕,Laycie是前cow
boy的啦啦队长,所以看着这个头盔一点儿不奇怪,只是当时不明白头盔怎么一半是达拉斯的“牛仔”(cow
boy)一颗“星”的标志,一半是新奥尔良的“圣人”(Saints)的一朵花的标志。后来切蛋糕时,Laycie才讲出花絮,原来新郎一家“最恨”
“牛仔”(cow
boy),他们是忠实的“圣人”(Saints)的球迷,为了和平共处,所以一半一半,幽默的Laycie还提议大家按着各自所喜欢和支持的球队选那一半的蛋糕,哈哈,这种事情只有在美国可以发生了,不觉为Laycie和新郎Steven的智慧叫绝。屋外也有许多餐桌,供客人饮酒聊天,我们一家用了晚餐后,也到外面喝酒,儿子居然大胆地想要品尝,破例让他尝了一口,喜酒嘛,美得他不行。后来儿子去跟大姐姐照相了,最令人感动的是,当Laycie正要向家人介绍儿子的时候,刚说了“他是我的小弟弟(little
brother)”,Laycie妈妈和现在的丈夫Steven一下叫出儿子的名字——“Jikuang!”,原来Laycie常向家人提及她这个中国little
brother,那一刻真的有家人般的温馨,其实连我也常跟国内家人提起儿子这个美国“大姐姐”,我妈妈也知道,这次先生回国,妈妈还想着送个礼物给“大姐姐”。感谢主,给儿子这个胜过血缘关系的大姐姐,想到Laycie的无私付出真是感慨万千。
后来新娘新郎入场跳舞,由DJ住持,屋内气氛活跃,新娘又跟父亲,新郎也跟母亲纷纷跳了舞,最后,客人再到屋外等候新郎新娘切蛋糕,在切蛋糕之前,新郎弟弟,以及新娘前啦啦队的队友的祝辞很是煽情,惹得新郎新娘热泪盈眶,我们听得也动情,还是Laycie会调节气氛,实在感动得不行了,怕毁了妆,她就幽默几句,然后一串爽朗的笑,那是Laycie!想起刚刚读到的“祝福树”(Wishing
Tree)上挂着的卡片上的句子,其中一个祝福就是祝愿Laycie永远大声地笑(Always laughing
aloud!)。之前聊天Laycie告诉我们,第二天她还要回到“牛仔”主场进行啦啦队的表演,原来第二天正好是“牛仔”队 (cow
boy)啦啦队员的重聚(reunion ),想起以前我们家住在“牛仔”主场旁边,一到赛季的周末,车都停到我们家门外,好不壮观!
入夜,愉快地与Laycie、Steven告别,祝福这对幸福佳人!这个“黑色婚礼”真是别致古典浪漫!

2008年10月10日11:45分

(刚到现场)

(新娘坐着马车来了。)

(花童开路)

(新娘来了。)

(婚礼中)

(吻新娘)

(室内宾客)


(室外一景)

(室外桌子)

(蒙着黑纱的新娘照片。)


(白蛋糕)

(各自为阵的巧克力蛋糕。)

(室外酒吧)

(自助晚餐)


(切蛋糕前,新郎新娘发表祝酒词。)

(儿子与大姐姐)
欢迎进入:
儿子与“大姐姐”的相关博文:
《BBBS——美国具有百年历史的青少年良师益友体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1fb6d0100099z.html
《Ranger's game》
http://blog.sina.com.cn/u/4bab470f01000bco
《我的野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b470f01000a9a.html
美国婚礼相关博文:
《美国日记·婚礼和车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1fb6d0100a4nu.html
《想送一百个祝福给南帕诸岛上的“日出新人”》
http://blog.sina.com.cn/u/4ac1fb6d010006pe
《孟加拉婚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1fb6d010082ce.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