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做就做这样的李宇春的文章

(2007-02-02 08:24:55)
标签:

李宇春

玉米

论文

分类: 大众娱乐
要做就做这样的李宇春的文章
 
  刚刚看了丫丫(http://blog.sina.com.cn/u/1216089142)写的论文《从李宇春探讨现代中国娱乐媒体变质现象》(1)http://blog.sina.com.cn/u/487c0c360100079o
(2)
http://blog.sina.com.cn/u/487c0c360100079p
(3)http://blog.sina.com.cn/u/487c0c360100079r
认真读后,拍手叫好,论文有理有据,虽是出于痴迷的玉米之手,但却用了最客观的事实,冷静的分析来说话。看后也忽然想起,上次回玉米地,看见一位香港博士生准备写李宇春的论文,作为一个普通海米,心里很为有这样有才华的玉米叫好!
 
要做就做这样的李宇春的文章

  的确现在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为了收视率或广告或报纸的利润可以昧着良心和事实天方夜谭,正如丫丫在这篇论文的结论处写道——

“新闻学者徐宝璜曾指出:“新闻须为事实,此理极明,无待解释,故凡凭空杜撰闭门捏造之消息,均非新闻。”(7)若以此推论,那以上的新闻皆非新闻。而所举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但凡与“李宇春”挂钩的负面“新闻”皆如此并不能一一列举。可为何娱乐媒体乐此不疲?显而易见的,是“李宇春”与新闻价值画上了等号。如何吸引受众,赢得更多广告,增加报纸利润、收视率已经成为了他们考虑的第一要素。至于其“新闻”是否真实、是否有损新闻道德,已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中国娱乐媒体的变质不完全是媒体的责任,受众的好恶和心理因素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与市场原理相通:“有需求才有供应”,只要读者爱看,记者就写。”(《从李宇春探讨现代中国娱乐媒体变质现象》(3)http://blog.sina.com.cn/u/487c0c360100079r

  想想现在拿李宇春来做文章的太多太多了,光是博客,为了点击率也有事无事加一个李宇春,有时点开真是跟她风马牛不相及,让人啼笑皆非。有时PS一个图片,也冠以新闻的名义,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假图片假新闻还常常上新浪首页。而像这样把李宇春当论文来做的有质地有分量有良知的文章却鲜为人知。

  想说要做李宇春的文章,就多做一点这样的文章吧。也许有人会说“你有毛病啊!”“她值得你这样去做文章吗?”

  忽然也想起十多年前在华师大,当时选修青年学者钱虹的“港台文学研究”,她曾说过,“武侠小说”现在看来不登大雅之堂,而将来武侠(她当时指金庸的)会跟《红楼梦》一样在中国和世界的文坛上站一席之地;也是在华师大,后来有青年学者评论家李劫大逆不道正式开始在讲台上大讲金庸,把金庸当成一门学问来做,当时也是不可理喻,十多年后的现在来看,他们只是比一般人有了先见之明而已。现在“金学”不是也是跟“红学”一样引得许多人在研究吗,前两天不是也有什么“烟”的在叫板金庸吗?所以,我的希望也不仅仅是出自一个玉米的奢望。十多年后的将来,再来看时,相信会有更多的关于李宇春的论文或其它经典的文章多于关于她的口水或八卦或假新闻的。

  时间是试金石,我们拭目以待。
                                                                   
                                               要做就做这样的李宇春的文章
 
                                              2007年2月1日12:57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