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亲子教育 |
记得读书时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那段是要背得滚瓜烂熟的,也羡慕鲁迅与小伙伴们能自得其乐找到童心的放逐,其实也许百草园不过是一片在大人眼力不起眼的荒草地而已吧,所以,我可以理解放学后的儿子在穿过同样不起眼的草地时的无穷乐趣,我也权当它是儿子的一片“百草园”。
(我要跳了——)
其实就我自己来讲,选择开车的方式(car pull)接放学的儿子更便捷,只需在车窗前竖一个写有儿子名字及年级的牌子,就有专门的老师用对讲机告诉另一头负责每一年级学生的老师,然后这边的老师给我指定一个停车站(总共6个),那边的老师也告诉儿子到指定的停车站等候就可以,以前下班来接他总是选择这样便捷的方式。后来选择将车停在远远的一处,然后穿过一片旁边有网球场的草地去接他,一来可以方便找到停车位,二来也可锻炼锻炼,因为在这里走的机会实在太少,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儿子可以一路玩玩。
(又是一种野花,采来给妈妈)
过去总是一到下午放学的2:45分就准时去接儿子,后来他有意见了,说一出来就被我接走,都没有时间跟好朋友聊聊天,我接受了他的意见,于是慢慢悠悠从家出来,只要赶在三点钟之前接他就可以,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跟好朋友交流交流了,每次我去接他时,都见他跟好朋友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圈子,正讲到兴头上呢,我去了他都常常没看见,还是好朋友在他肩头拍拍,说“你妈妈来了”,他这才告别老师和同学,依依不舍地离开。
(放着好端端的路不走,跟我小时候一样想寻找走平衡木的感觉)
照例我们一路边走边聊,我也听他讲讲学校里的新闻,今天老师Mrs. Stucker又表扬他懂得与人分享电脑,“他对人很好”这是老师见到我给我说的第一句话,我说很高兴听到这句话,儿子也接着给我讲今天几节有趣的课,一节是在李老师(韩国人)班上研究“化石”,一节去了另一个老师班上吃了汉堡,后来还有什么有趣的我忘了。儿子聊在兴头上,不觉又走到这片每天穿行的草地,又开始玩起来。在来的路上,低头看见那日儿子采来给我的小花,很温馨,于是觉得那是很美的一种,后来见着儿子也给他讲我刚刚的感受,也许儿子以为我就是喜欢野花吧,于是又开始给我遍地里寻找别的,看到一朵了,很别致,儿子正要采,我说,算了吧,看就这么一朵,还是留着吧,儿子于是放生了这一朵,其实从前我是个跟林黛玉一样可以葬花的容易感伤的人,不要说自己采了,就是见了别人采也是不高兴。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就想通了,像参透生命一样参透野花的心情。也许是唱过一下午的田震的《野花》后,忽然悟出了什么,“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静静地等待,是否能有人采摘”原来野花是多么渴望有人欣赏和珍爱啊,哪怕换来的是粉身碎骨,也不愿就此枯萎老去,一生无人理会,短暂的一生里有一次美丽的相知相遇就足已。看我又跑开了。
(又一种稀少的淡紫色野花)
(吹蒲公英)
还是来说儿子草地上的玩耍吧,他采与不采不会思考这许多,后来看见蒲公英,就一个劲儿吹起来了,这倒不错,帮助他们传播种子吧。吹完了蒲公英,儿子又抓起了一把野草,于是我给他讲起我小时跟伙伴们用这种“官司草”打官司的趣事,儿子不懂什么是“官司草”,什么是打官司,于是又抓住机会补中文。想想跟儿子这样玩也蛮有趣的啊,是啊,童心难得,我也跟着童心一回。儿子玩了草后还不过瘾,开始寻找昨日找到的蘑菇,因为昨天早上下雨了,所以有蘑菇,今天没有,儿子找了一圈后,于是又上树呆呆,想想我们的祖先就是从树上下来的,所以小孩子喜欢爬树也是追根溯源啊,并且呆在树上高瞻远瞩的感觉一定不错吧,想想小时候,我还是爬竿好手呢!
(乐在其中)
(高瞻远瞩)
其实平日里,见在草地路边玩耍一阵再回去的孩子不止儿子一个,许多妈妈索性在旁边也聊起天,让孩子们尽情地玩,很欣赏老美的这种为孩子的牺牲精神,今天我们是玩得最晚的了,看路边就我的车孤零零地等着了。
(只有我们的车孤零零等着了)
儿子不知道什么是百草园,要讲起来还的确比较费事,连这次夏天回国,儿子与同龄的好友的儿子典一起玩,读五年级的典回去就能写了《阿况正传》,我的读四年级的阿况呢,却懵然不懂其间的含义。他连阿Q是谁都不知道,就不懂这借用的妙处了。怕儿子将来长大也成“香蕉人”,所以尽量在平时生活的点滴中给他灌输我们文化的精髓,比如每晚睡前的故事时间,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虽然现在儿子的英文已比我好很多,常常他还很关切地问“你知道怎么拼写吗?”因为这个老妈总是问他一些单词的拼写吧。
答应写完了给他念,不管他能听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