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记)母亲瓷

(2006-12-01 13:12:36)
   几天前应邀去浙江慈溪录制央视的《激情广场》,行程中特意安排了去青瓷的发源地,那里有一家专门研究和生产瓷器的窑厂,据说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的一家企业。到窑场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原来是有两千余年生产历史的名窑——越窑。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据厂长介绍,越窑是中国瓷窑的开山鼻祖,最早的青瓷就是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素有“母亲瓷”之称。越窑青瓷从东汉创烧直至南宋初停烧,历时1100余年。2001年,越窑青瓷恢复生产,千年瓷都终于重燃熊熊窑火。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出于拍摄需要,有幸在技师的指导下,即兴创作一件“作品”。双手捧住高速旋转的泥柱,柔软的泥柱在外力的重压下逐渐增高,正在兴致勃勃之中,全神贯注之时,周围已经不少人“乐喷”了。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我被笑得有些奇怪,于是松开满是泥浆的手不解地看着他们,愣愣地琢磨他们怎么一个个笑得满脸都是内容?
 
(图记)母亲瓷
 
 
   原来,转轮上变得有些细长的泥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了出去,顶部增大,整体弯曲。这下可不得了!大家笑得更厉害了!笑声比刚才更响更有力度了。赶忙定睛一看,哈哈哈,天哪!弄了自己一个大红脸!摄像更是笑得抗不住了机器。技师在一旁忙做解释,这个形状,在新手手中会经常出现。(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图记)母亲瓷
 
   要论瓷器,我绝对是外行。记得二十几年前刚来北京的时候,熟人之间介绍的时候,常听人说“瓷器”,说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弄明白,“瓷器”就是关系特近、比较要好的意思,北京话讲:“没的说。”录像完毕,大家都和我挺“瓷”的了,有说有笑地开玩笑。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图记)母亲瓷
  
其实特别想亲手做个花瓶带回北京。上周买了好多鲜花回家插花布置,房间里香气四溢,买花的同时又买了一个花瓶,结果被花瓶的凸起处把食指割伤,血滴不止,流血的同时还伴随钻心的疼痛,儿子忙着给我找找创可贴,由于创面不小,接连换了好几条,把儿子急坏了,那个周末过得非常有“感觉”。
 
 
 越窑青瓷——母亲瓷,这回总算是记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笑而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