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次长假,最喜欢十一,一来北京的秋天气候宜人,二来无须探亲的车马劳顿。往年十一,如果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一般都窝在家里,懒得出门。今年不同了,十一长假还没到就出发了:湖南、上海、山东、江苏,马不停蹄,刚回到北京又要出发。中秋节在上海过的,团圆饭在“玲玉阁”吃的。说到“玲玉阁”,确实经营有方,就算让我亲自打理话,恐怕也未必象现在这样“火”。相比之下,左右几家餐厅就显得冷清了许多。可“玲玉阁”却天天客满,顿顿“翻台”,已经在计划再开家分店了。吃过的朋友都在建议能否在北京也开家分店?犹豫中。与北方相比,上海客人的嘴巴还是蛮刁的,吃东西也蛮讲究的。如果把“玲玉阁”搬过来,首先原料就会成问题。比如“千张煲”里的豆腐皮和土鸡等都是从浙江海宁运过来的,北京怎么办?总不能每天去机场接货吧?就算货源不成问题,客源也不成问题,精力够还是不够,这也是个问题。开店如上套。一个长假都快累趴下了,再招呼客人?都是凡胎肉身,别指望谁是铁打的。明天去央视录《今日说法》,周末去河北,下周去浙江。估计是停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