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讨《论语》中长沮、桀溺、孔子、子路之间的关系

(2011-09-24 17:15:28)
标签:

杂谈

有两个高人在耕地,一个被孔门党徒称为长沮,一个被孔门党徒称为桀溺。(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装着不认识这二位高人。于是,孔子就叫子路前去向二个高人问渡口在哪?(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指着孔子向子路问:“那个赶马车的马车夫是个啥人呀?”(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回答说:“那个啥人是孔丘呀”。(子路曰:“为孔丘。”)

长沮说:“哦~~~~,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曰:“是鲁孔丘与?”)

子路急忙回答说:“是呀,是呀,你老想起他来了?”(曰:“是也。”)

长沮对子路说:“这孔丘跟我装痴,他知道渡口在哪。”(曰:“是知津矣。”)

子路又问桀溺。(问于桀溺,)

桀溺问子路:“你是个啥呀?”(桀溺曰:“子为谁?”)

子路回答说:“我是仲由呀,你老不认识我了吗?”(曰:“为仲由。”)

桀溺说:“你就是给那个叫孔丘的做大弟子的子路吗?”(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子路一看高人认出了自己乐的屁颠儿屁颠的急忙接着话说:“正是正是,我就是孔丘的大弟子子路,你老人家想起我了吗?”(对曰:“然。”)

桀溺说:“在这暴风骤雨般的改革时代,想趁机改变自己命运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投机分子多了去了。可是有几个能有好下场?你呀,就别跟着那个“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孔丘当避人之士了,还不如改换门庭跟我学当避世之士吧”。(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

子路讨了个没趣,就跑回来向孔子汇报。(子路行以告)

孔子听完了汇报,气的直骂:“虽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虽然我孔丘这君子不是个东西(君子不器),但他们装着不认识我,我凭啥要不愠?我孔门是个鸟为群,他们是兽为群,我孔门与他们怎能同为群?NNDMMD,什么狗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绝对是千古谎言。我必不是这两人的学生,这两人也不是我的老师,谁跟谁呀?!你个猪头的子路,你对他们那么客气干嘛?你要跟谁呀?你子路要跟他们当学生,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假如周朝是当今的有道之朝代,我这可怜的、没人爱的、到处被人像打‘累累若丧家之狗’一样追着打的孔小丘丘,用得着去当投机分子吗?!”(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以上是《论语》中记载的“长沮、桀溺、孔子、子路”四人故事的译文和原文。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发现几个问题:

1、为什么这四个人在称呼孔子时,都使用对孔子直呼其名?在春秋那个礼教严谨的时代,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对人直呼其名?

2、为什么孔子当着长沮、桀溺、子路三人的面,以“丘”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表白自己:“天下有道,[b]丘[/b]不与易也”?在春秋那个礼教严谨的时代,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用自己的名(无姓,非字)为第一人称来向其他人表白?现代社会还有这样的表述方式吗?

3、为什么孔子要当着长沮、桀溺、子路三人的面以“吾”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来强调自己:“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而不用“予”作为第一人称代词表述:“予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4、在长沮、桀溺、孔子、子路的故事中,孔子在同一地点、相同对象前用了两个第一人称代词“吾”与“丘”来称谓自己,这是为什么?在《论语》孔子用过“予”、“吾”、“我”、“丘”四种第一人称代词称谓自己,这些代表了什么含义?

5、在孔子表白的“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子中,“吾非斯人之徒”是现代汉语的啥意思?

6、在孔子表白的“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子中,“与而谁与”是现代汉语的啥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