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

(2007-05-05 09:10:00)
分类: 经世济民
 

 

许小年在《财经》(175)上发表文章《公共品不等于政府品》,其中在对公共物品(即公共品,下同)的两个特征说明如下:“公共品如街道的特点是非竞争性(Non-rivalry),甲在路上行走并不影响乙在同一道路上散步;而私人品如面包,甲吃掉了,乙就不能再吃同一面包。公共品的另一特点是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即便市民没有交费,也无法禁止他们使用城里的街道;而想吃面包,消费者必须先付钱才能如愿。”看来,他是把“竞争性”理解错了,“而私人品如面包,甲吃掉了,乙就不能再吃同一面包。”

要说明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先得说明私人物品的两个特征,即竞争性和排他性。第一,消费的竞争性,即一部分私人物品由某人消费后就减少了其他人消费这种私人物品的数量。例如,张三吃了一个苹果之后,这个世界上就减少了一个能够被李四消费的苹果;李四饮用一杯咖啡之后,这个世界上就减少了一杯能够被张三享用的咖啡。张三和李四之间对于苹果和咖啡的消费是相互竞争的。消费的竞争性反映了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的稀缺性,人们必须通过某种手段的竞争(如市场价格手段等),才能获得私人物品的消费。第二,消费的排他性,即一部分私人物品由某人消费之后,其他人就不能够再消费这部分私人物品。例如,张三吃了一个苹果之后,李四就不能再消费这个苹果;李四饮用一杯咖啡之后,张三就不能再享用这杯咖啡。张三和李四对于同一个苹果和同一杯咖啡的消费是相互排斥的。正是由于私人物品消费上的排他性,私人物品才有可能通过市场的供求来配置生产,只有那些付了费的消费者才可以享用,而将那些没有付费的人拒之门外。因此,竞争性必须从资源稀缺方面来说明,排他性须从排他技术方面来说明。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重要的消费特征,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1.消费的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消费通常具有非竞争性,即一个家庭或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的人对此种公共物品的消费数量。或者说,如果一种公共物品生产出来之后,消费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再增加,即增加公共物品的消费者所引起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因此,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人人都可以获得相同的利益,不存在相互竞争的局面。例如,国防被认为是典型的纯公共物品,张三对国防所带来的安全的享用不会减少同为一国国民的李四对国防所带来的安全的享用,由于消费者李四的增加也不会再增加国防成本;路灯也被认为是典型的纯公共物品,李四夜晚利用路灯的照明行走不会减少张三对路灯照明的行走利用,由于消费者张三的增加也不会再增加路灯照明的成本。在这两个公共物品例子中,消费者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反映了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2.消费的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不可能排除任何人消费公共物品。也就是说,一旦将公共物品提供给某些消费者消费,就不可能阻止别的消费者从中受益,或者要花费高昂的排他成本(以至得不偿失)才能阻止其他消费者从中受益。例如,如果在一国范围内提供了国防服务,那么要排除任何一个在该国居住的人受国防保护是不可能的;同样,要排除任何人对路灯的消费,要么无法实现,要么成本高昂以致得不偿失。

严格地讲,只有同时具备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两种特征的物品才是真正的公共物品,即所谓的纯公共物品(pure public goods),但是现实生活中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的物品并不多。国防、路灯通常被认为是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的公共物品的代表。有些物品只具有这两种特征中的一种特征,例如收费桥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不具有非排他性。在交通的非高峰期,增加额外一辆车通过该桥梁所引起的边际成本近似于零;但是通过设立收费卡却可以排斥任何不交费的车辆通过大桥。在共有的湖泊上捕鱼具有非排他性,但却不具备非竞争性。只要湖泊是社会成员共有的,就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捕鱼者在湖中捕鱼;但是捕捞者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减少湖内可供捕捞的鱼的数量,这无疑会增加每一个捕捞者的成本。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与私人物品的排他性形成了鲜明对照,也正是这一特征,才导致了公共物品提供的市场失灵。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公共物品既非市场失灵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视情况而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