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这个词似乎久已不提起了,恍惚中我们真的是没有了信仰的人,心中不免悲哀。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必是它的思想的产物,任何一个人的思想也必是他所受的文化与教育之结果。追宗溯源是有缘由的。
“物之传者必以质。文之不传,非不工也,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行世者必真,悦世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
一个人的人生哲学一部分来自于天性,以天赋本能的和谐为基础;另一部分应该就来自于教育所致的信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化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重拾信仰,让我们的感觉敏锐,让理性和本有的天性联系紧密再紧密些,从而恢复原有的本性。试想: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无一温暖的心,这样的世界会是多么可怕而又可怜的世界啊!
信仰的寄托,信仰的温暖,信仰的力量,信仰的美好,我深信这一切会带给我们更完美的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