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西北行之四:沙漠苦吟

标签:
人文沙坡头沙山宁夏旅游 |
分类: 散文 |
茫茫的腾格里大沙漠
走马观花西北行之四:沙漠苦吟
2009年10月3日
一
我一直喜欢广阔恢宏而略感苍凉的景象,一直渴望在不经意间际遇一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
看过很多次沙漠戈壁,但无论看过多少次,每一次在接近它的一刹那,那种间或有时天地一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的辽远与壮阔,总会一下子紧紧地摄住我的心,深深地震撼着我。
二
这是一片纯净的沙山,巍巍沙山似一张挂在半空中的巨幅黄色绸缎,平滑而贴烫。黄沙漫漫,却有着极致的柔骨,沙柔如粉,赤脚行走在其上,如同踩在一片柔软的泥土上。
沙为床,天作帐,就这样静静地或坐或躺,无所思无所想,远离尘世的喧嚣,仿佛在这里找到了一块心灵的净土,内心变得无比的宁静与安然,无比的高远与浑厚,这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一种寻常景色要变成一个人眼里的景致,除了需要一双纯净的眼睛,也还需要一颗不染尘世的心灵。
当你的心被浮华的尘世沾染上了尘埃,你怎么还能用一种空灵的心境去面对这方醉心的空间,祈望到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境界?
三
漫漫黄沙随处裁剪便是一幅充满蕴味的图画,而人永远是图画中最美的一笔,都是在不经意间,别人成了你画中的一景,你也成了别人画中的一景。
朝霞中,黄昏里,在沙山上缓慢地爬行的人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在沙山上蹒跚地攀登着的驼队更是一幅绝美的图画,驼铃声声,缠缠绕绕不绝于耳……
攀登永远需要一种吃苦的精神,需要一种坚毅的勇气,因而攀登总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在浩瀚无垠的沙漠里,如同沧海一粟,人原本就是非常渺小的一个。在沙漠里的沙山上攀登,脚下没有了坚实的泥土,爬一步退半步,那种艰辛,那种坚毅总会留下一曲壮美的歌。而征服巅峰的幸福与成就感也只有攀登者才能真正品咂。
我也愿是一个攀登者,于是,我踽踽而行的背影就这样定格成一幅悲壮的图画,黄昏中,消失在茫茫的沙漠尽头……
四
风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吹起。可在沙漠里,一阵微风也可能扬起千层沙。
风满怀,尘满面,这阵现实的风吹散了我缱绻的思绪,天地混沌间,我不得不将我的浪漫与唯美收起,冷静地回望现实的泥土。
蓦然醒悟:人不能永远用唯美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更不能永远唯美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很多时候我喜欢欣赏大漠戈壁荒原这些略感苍凉的景物,是因为我总是站在纯粹的观赏角度,用审美的视角去体味自然界的唯美,而很少去思想这样一种苍凉的美,这样一种可能是瞬息万变的气象对人类生活意味着什么?
此时,当我亲睹延绵数千里都是这种寸草不生的贫瘠土地时,当风卷起的沙粒让世界变得一片迷朦之时,当我站在这无边无际的沙漠上,越发的感觉到人的渺小和无助,内心也有了真真实实的痛感。
美的极致有时候就是丑陋,在文人的视线里非常唯美的沙漠,相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来说,却是一种深入肌肤的刺痛。或许,从有人类开始,人就与天斗,与沙漠斗,而且这种斗争今天还在延续,以致将来……
题外话:2号晚上,我们从银川来到宁夏的中卫市,3号的主要参观景点是沙坡头。
到达宁夏的第一天在沙湖公园主要玩的也是沙漠。对于我们这群来自南方的人来说,沙漠永远是新奇的。在沙湖公园时,看着漫漫黄沙,不管老还是少,都情不自禁在沙漠上撒起欢来:躺在沙上的,在沙地上翻滚的,在沙坡上滑沙的……也顾不得什么仪容,能想出来玩的办法都尽情地玩过了。当然,时间有些匆忙,让大家感觉还是不够瘾。
来到沙坡头,自然又让大家有了一番新的惊喜。
宁夏的沙坡头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大沙漠的一部分,它的壮观、气势当然不是沙湖里的沙漠可以比拟的。在沙坡头,大家喜极而狂,玩得更是疯狂。于是我也一次次有了再写沙漠的冲动。
沙坡头适合玩沙,可它的真正荣耀却是治沙。包兰铁路从沙坡头穿越而过,为了保护这条铁路,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治沙专家就开始了与沙斗,终致于取得了不少成就。在沙坡头沿途都可见已经治理过的沙漠,其上有了不少绿色的植被。治沙工程是件浩大而艰苦的工程,沙坡头治沙工程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让许多国家的治沙专家都前来取经,还让宁夏人可以自豪地称:“中国的治沙事业从这里走向世界。”
沙坡头前靠黄河。据说这里是黄河最宽敞之处。来到母亲河,当然要亲亲母亲河水,乘着古人所常用的羊皮筏子,咱们也来了次自豪的黄河漂流。
近午,我们不得不离开沙坡头赶往兰州,晚上五点多,我们从兰州乘火车前往敦煌。梦里的敦煌就要在眼前了……
滑沙道,照片看不出什么,其实很陡
黄河
黄河漂流
治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