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巴马长寿村:一些很个人的感触

标签:
巴马百岁老人美誉小村庄旅游 |
分类: 杂文 |
重访巴马长寿村:一些很个人的感触
2009年5月15日—18日
这是不能写进我将要完成的报道中的文字,这些感触也只纯属个人的念想。
四年前,也就是2005年的深秋,我和杂志社的几个记者第一次到巴马长寿村采访。
巴马,原本是广西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县城,1991年11月,被国际自然医学会第十三次会议确认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后,它就像一颗深藏在大山里的明珠,突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块神奇而又神秘的土地,引来世人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巴马的长寿老人分散在好些村庄,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就是其中一个比较著名的点。那年,带着无比的好奇和向往,我们来到了巴盘屯,探访了几个百岁老人——时年为102岁的黄妈松谋、108的黄卜新和105岁的黄妈仁。我们在巴盘屯转了一天,跟这几个百岁老人和他们的家人聊天、访谈,那个原始而古朴的小村庄及那里纯朴的民风、民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我们曾以满怀的激情写了篇长篇报道,分两期刊发在杂志上。这篇报道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开平市甚至有上百老人因为那篇文章专门前往巴马,寻访百岁老人的踪迹。
一晃就近四年过去了,巴盘屯还是那个古朴而宁静的小村庄吗?那些我们曾经探访过的老人而今还健在吗?重访巴马,心里自然会想着那个村庄和那些熟悉的百岁老人。
虽然这是个边远而落后的小县城,但一进县城,你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这里正在发生着变化。仍然是热情的地方政府人员陪同我们一起去采访。
出了巴马县城,还没到要去的长寿村,路旁的变化已让我们大吃一惊,且不住地叹息:坡纳屯,巴马一个新的农村示范基地。一幢幢整齐的别墅取代了过去破旧的小村庄,全然已看不到过往的一点痕迹,这里已发展成为集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基地。
看来,巴马不仅是县城、农村的建筑正在发生着变化,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思变的时代,那个著名的长寿村巴盘屯还能保持过去那自然、古朴的宁静吗?
还没进巴盘屯,我们的心都咯噔了一下:因为我们都看到了几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停在了村口的桥边,也许,这个村庄从此不再宁静了,也许,过去那个原始、自然而古朴的小村庄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果然,一路往村里进,不仅看到来来往往的游人,还看到村子里起了不少新楼,屋前屋后也添了不少商业广告。几个当年曾一起走进巴盘屯的同事立刻都叹道:
“变了,大变样了,变得很有商业味道了。”
高兴的是,那几个让我们牵挂的百岁老人都还健在。可是,他们都再也不能像四年前那样静静地坐着跟我们一聊就是半天了,来看望他们的游客特别多,纷纷争着跟他们合影,他们得摆着一个个相似的动作和表情跟游客合影……
这个村庄现在还有六位百岁老人,我们一一前往探访。作为采访,我们的任务是完成了。可不知为何,心里总有些失落:那个世外桃源般的长寿村也许从此将作别世人了。有人说:
“很明显地感觉到几个百岁老人的心态都开始变得浮躁了,长寿除了水好、空气好,还有就是心态好。开发如果让这里的人变得越来越浮躁,以后这里的人还能长寿吗?”
没有人回答,因为没有人知道答案。
我想,发展、求好是所有人的共同心态与追求,如果仅仅为了长寿而不求发展、不求生存质量或许不能成为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是,如果发展的过程中又破坏或者失去了原有的生态链条,又是不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呢?随着巴盘屯等长寿村不断成熟的开发,长寿所需的自然平衡会不会因过度的开发而遭到破坏呢?
我们不由地担心着。
全新的坡纳屯
坡纳屯前美丽的风景
和106岁的黄妈松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