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我的心里

标签:
说者小人骨格善意清者杂谈 |
分类: 散文 |
你不在我的心里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这句俗话似乎是告诉我们,人活于世,好像总免不了说与被说。
说与被说,有很多种,如果是基于公正的客观事实,人前人后一个样,这样的说者是有灵魂、骨格和人格的说者。
被人在背后议论,特别是那种流言蜚语的非议,可能对于被说者来说大多都不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为此有一些反应,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既然说与被说有多种,那么哪一种说与被说才是我们应该介意、放在心上的呢?恐怕这就需要善听了。
善听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只有善听的人才不会被繁琐的世事蒙蔽眼睛,让心灵染尘。
人之所以被人议论,大体无非有那么几种:一是善意的玩笑;二是被说者存在某些不足;三是被说者某些方面优于说者,或者是木秀于林。
对于那种善意的玩笑当然可以一笑了之,而对于说到自己的某些不足与缺点,却是应该重视并努力去改正的。最让人烦心,最让人难以对付的是第三种情况。因为这样的说者往往夹杂着很重的私心,或故意歪曲、渲染事实,以达到第三者对被说者产生成见的目的。应该说,这样的说者与前面所提的有灵魂、骨格和人格的说者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的说者完全可以归之为小人。
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小人是无处不在又防不胜防的。虽说邪终究不能胜正,但小人凭借其玲珑八面当道,活得滋滋润润,让君子陷入困境的事在古今中外都多不胜数,要不,怎么会连圣人孔子也发出“惟女人与小人难养也”的慨叹?
小人,自然属于素质不高的一类人,对待这样的说者,该怎么办?以牙还牙?或者逃避躲闪?
当然不可藐视、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忧心忡忡,如临大敌。对待这种人,被说者要有“你不在我的心里”的气度。曾经听朋友说过这样一段话,想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与什么人交朋友,也可以看他把什么人当成对手。对这段话,我十分的认同。人是有群居性的,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子。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小人当成了自己的对手,被小人并不光明磊落的言行所左右,太将小人放在自己的心里,那么,自己也离小人的那般素质不远了。
沉默,很多时候都是最好的武器。俗话说,清者自清。对待小人的造谣是非,更多时候不妨以沉默待之,时间总会让许多人看清事实,让那些卑鄙的说者最后露出其真实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