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是个好地方
(2015-10-20 08:56:43)紫阳是个好地方
秦宗道
紫阳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发展旅游的好地方!如果追溯历史,最早涉足紫阳的游客恐怕就是北宋年间的张伯端了。张伯端,祖籍临海,字平叔,号紫阳。自幼聪明好学,熟读“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中年弃官问道,云游四海,“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修炼,著《悟真篇》、《金丹四百字》,开道教南派先河,清雍正年间被封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古时的兴安之汉阴山,就是今天与紫阳城隔江相望的文笔山。这位最早的游客,对紫阳的影响和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一是证明了紫阳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二是赐给了紫阳好听的县名,三是留下了深厚的道文化基因。
“游人莫到紫阳来,万种风情入胸怀。鬼地方,来了就不想走!”一如张伯端,很多游客来了虽然依依不舍不想走,却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不得已最终走了。当然,也有没走的游客,那就是那些从五湖四海逃来的流民——紫阳是一个依托流民集聚发展起来的县——他们或许只是路过,根本不知道目的地到底在哪里,但就是在那驻足喘息的一瞬间,两只眼眸相对产生了一见钟情的情愫,做出了以身相许的决定。意无返顾地将他们疲惫的身躯和受伤的灵魂,安放在紫阳美丽如画的山水之间。
他们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透过前赴后继的身影和漫长的历史烟云,我们看到他们最为突出的两项杰作:一是发展了一项传统的东西——茶叶,二是创造了一项全新的东西——民歌。在唐朝华丽雄伟的宫殿之上,在丝绸之路叮当作响的驼铃声中,在宋明“以茶易马”智慧迸发的博弈里,紫阳人把一枚茶叶煮得千年流香!在茶文化节绚丽多姿的舞台上,在省城巡演人流攒动的追捧声中,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万众注目的荣光里,紫阳人把一曲民歌唱得四方闻名!
紫阳,山好、水好、人更好。也许,紫阳一直都在为发展旅游做着暗暗的、积极的努力!不然,咋会在一个小小的县里聚集了这么多有利的因素?茶、歌、道的自然秉赋,一如红、黄、蓝三原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今天,我们已把“旅游兴县”作为一种战略明确提了出来,这是一个基于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的正确决策。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紫阳,来紫阳旅游,紫阳编辑了《汉江画廊,茶歌紫阳》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紫阳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民俗之美、物产之美。
紫阳的旅游发展已然起步。与其说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发展理念的进步,催动了紫阳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还不如说是紫阳人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如果不发展旅游产业,那么紫阳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仔细分析紫阳的优势和劣势,几乎所有的存在都在指向这唯一的取向。发展旅游产业,紫阳是有天赋、有底气、有条件、有智慧的。品茶、听歌、问道……还有什么旅行能有紫阳之旅这么雅怡?紫阳的成功自然天成、众星捧月、指日可待!
好喝莫过紫阳茶,可爱莫过紫阳人。紫阳人最大的可贵之处,就是能把想做的事做成。这些年,咱们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干了很多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咱们决心发展旅游,必将再次取得新的胜利,尽管这又是一次低起点上的艰苦长征。命运安排给我们一个比别人更低的起点,目的是要我们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希望紫阳的旅游产业发展得快些,更快些!好些,更好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