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学习艺术 |
东方网4月5日,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播出节目“命运的琴弦”熏中国音乐
“音乐学院搞成这样挺可悲”
■于洋来自黑龙江密山县,在这次复试中,他的成绩是不及格。
■孙蕾沈阳音乐学院承诺免试录取的优秀生,复试中,她的排名在50名之后。
■张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生,连续六年在校二胡成绩第二名。这次复试他专业不及格,没有拿到文考通知。
记:落选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于洋:挺有意思的。
记:“挺有意思的”怎么理解?
于洋:一种不平衡,一种气愤。
记:你拉了几年琴?
于洋:13年。
记:对你个人来说考不考得上意味着什么?
于洋:如果说明年再考,我估计是负担不起了。
记:可是如果不考的话呢?
于洋:人生目标没有了,整个一生的命运改变了,我13年的学琴白费了。
孙蕾:我考完出来后,我跟爸爸说,我拉得特别好,保证前三名,谁也没想到结果会是这个样子。
张雨:我从事音乐,当然追求一种境界,但现在这个和音乐不挂钩,他不听你音乐,我觉得音乐学院搞成这样挺可悲的。
(在中国音乐学院考了不及格后,张雨又报考了
怪状一:评委打分多次相同
宋飞介绍,中国音乐学院二胡专业考试的评委共有15个,打分时,85分以下是不及格,即没有文化考试的资格。而往年查分的时候,她就发现过一种奇怪的现象。
宋:以前查分就有一种直觉。
记:什么直觉?
宋:为什么那么多人意见会那么一致,一模一样。95、95、95,或者80、80、80。
怪状二:失误考生排名靠前
宋飞说,由于往年出现的蹊跷和事先担心考试的结果不公,所以在这次复试的时候,她偷偷录下了部分考生考试的完整过程。宋飞首先给
宋:快板的时候她有一些明显的失误,有两三次这样拉不下去,断掉了再重来,但分数却在及格线上,而且排名并不很靠后。
记:这是严重的技术失误?
宋:对。
怪状三:厕所密谈欲招至门下
初试后,主考官把于洋和他父亲叫到厕所里谈了一次。但从初试
于父:用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人的说法就是,我这个家长脑袋太木了。
记:什么意思?
于父:考场的主考官主动找到学生,作为家长却没有反应,没有和人家联系,没去拜访人家。你不拜在我的门下,那你就不会进来了。
《新闻调查》节目提供的结局是: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最终给于洋、孙蕾、张雨补发了文化考试通知。但院方表示:三名考生是和其他合格考生一起收到通知的,不存在“补发”一说。
院方:发表声明否认不公
4月8日,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因央视《新闻调查》的披露引发的风波。
院方声明:中国音乐学院作为中国顶尖的音乐学府,始终把保证办学质量放在
然而,会议并不如声明那样平和。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与会人员告诉记者,会上发生了争吵,部分涉及这次引发争议
据文汇报
两年前也曾曝黑幕
2002年8月,中国音乐学院李光陆在担任招生考官时因对不符合考试规则的安排提出质疑,被中止与招生有关的活动,最后被院方解聘。愤怒之下,李光陆揭露了招生考试中考官收“黑钱”的内幕。
那年器乐系本科生招生复试,按照考场规则,考生应当场吹奏一快一慢两首曲目。一名考生接连吹了两曲快板,另一个主考官未提出异议,李光陆于是当场提出
第二天,李光陆被停止
如何防止艺术类招考的“行业同谋”
从几位中国音乐学院老教授的口中,记者得知惊人消息:近几年来学院招生工作中的腐败现象屡次出现,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就是用招生名额来换取金钱;招生制度中的漏洞,如只评分,考官不写评语,部分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等等,都造成了现今的状况。
由此可见,音乐学院的招生制度确实存在漏洞。复旦
不少西方同类院校强调两种机制的结合:一种是行业自律,一种是非常强大的行业外监督评价机制。一旦发生丑闻,就能通过行业外的介入进行追究,追究必有交代,这个交代关乎当事人在此行业中能否继续任职。如果只有行业自律而无行业外监督,那么前者就有可能堕落为“行业同谋”。
据说,中国音乐学院领导提出过实施“招教分离”,以杜绝招生中的“门户”现象,但最终却没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