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分类: 祖国大地 |

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
思念总比那西湖瘦,
不同于西湖的大家闺秀,
瘦西湖自有小家碧玉的灵动秀丽,
船游其间自在怡然。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

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
“垂杨不断接残芜,
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
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由此得名,
并蜚声中外。

瘦西湖清瘦狭长,
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
历次经营沟通,
运用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
因地制宜地建造了
很多风景建筑。

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


瘦西湖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

再向北至蜀岗平山堂,
既有天然景色,
又有扬州独特风格的园林,
是国内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平山堂因与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有关而闻名。

至少自唐朝以来廋西湖一带
便成为扬州著名的风景点了。

我们来到这里时虽然是阴雨纷纷,
但雨中的瘦西湖却更给人一种
浅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
可到了瘦西湖就不能不到钓鱼台。

忽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桥,如彩虹般横跨瘦西湖。这是五亭桥。桥是拱形的,中间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从远处看去,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

由五亭桥,联想到了扬州二十四桥,不禁吟咏起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烟雨蒙蒙的远处,
断断续续飘来了悠扬的箫声,
在瘦西湖上空飘荡。

平山堂因与宋代著名诗人欧阳修有关而闻名。
站在平山堂内向远处眺望,
他的“平山阑槛倚晴空,
山色有无中”,
写的就是这种意境。
他在平山堂亲手种植的垂柳,
前一篇:沿着昔日朝圣者的足迹拾级而行
后一篇:晚清第一园之寄啸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