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庇佑的信众聚集之地

标签:
保安宫台北护国禅寺 |
分类: 台湾万象 |
在宝岛台湾,以保生大帝为主神的庙宇大约目前有两百七十座,大多集中在台南、嘉义及高雄等南部县市,而全省规模最大者,则为台北市的大龙峒保安宫。
大龙峒保安宫,民间俗称“大道公庙”,在清朝与艋玾的龙山寺、清水岩的祖师庙并称台北三大寺庙,香火鼎盛,每日迢迢来此上香祈求庇佑的信众与游客络绎不绝。
若要追溯保安宫的渊远历史,还得从保安宫立足的大龙峒说起。
在正殿四面的回廊为走马廊,墙面上有七幅由台湾著名的彩绘师,潘丽水所作的壁画,主题分别为:韩信胯下受辱、朱仙镇八追大战陆文龙、钟馗迎妹回娘家、八仙大闹东海、花木籣代父从军、虎牢关三战吕布、贤哉徐母。画中不论人物的比例、动作、表情等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台北保安宫,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精致的雕梁画栋、彩绘、泥塑等在建筑上颇有成就的装饰艺术。

保安宫在建筑上很特别,它成回字行,开间数及建筑皆因保生大帝在宋代被封为帝的缘故,所以其开间是数帝级,为十一开间,配置神明也不同。正殿是漳泉的格局,可见它的独特。

后殿的单檐硬山造形、呈九开间,木结构采用三通五瓜式,柱上雀鸟姿态各异,造型优美,功法细腻。东西护室的钟古楼顶上皆为重檐式建筑,其四角形的楼阁是一般台湾少见的特殊造形。这些均会引得观赏者长时间驻足。


保安宫在建筑上很特别,它成回字行,开间数及建筑皆因保生大帝在宋代被封为帝的缘故,所以其开间是数帝级,为十一开间,配置神明也不同。正殿是漳泉的格局,可见它的独特。

后殿的单檐硬山造形、呈九开间,木结构采用三通五瓜式,柱上雀鸟姿态各异,造型优美,功法细腻。东西护室的钟古楼顶上皆为重檐式建筑,其四角形的楼阁是一般台湾少见的特殊造形。这些均会引得观赏者长时间驻足。

临济护国禅寺庵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约在台北捷运圆山车站附近,也临台北足球场与台北育乐中心。
临济护国禅寺兴建于1897年,为台湾日治时期初期,日本佛教于台湾地区宣教的重要场所,因为位于圆山贝冢附近,曾于建构中发现众多台湾先民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