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2010-05-15 18:17:30)
分类: 台湾万象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西门町是台湾流行文化的集散地。台湾最流行的服饰、精品、流行歌曲都可以在这里的店铺中或大街上找到。因为西门町的特殊历史背景,这里的流行文化中也充满了日本味道。这里既造就了台湾哈日族,也是他们惟一的聚集地。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西门町的娱乐,首先表现在它是台北市的娱乐事业中枢。夜幕降临,是西门町真正一天的开始。几十家电影院各自打出显眼的标牌介绍着最新各国大片,高音喇叭重复播放着当下最流行的音乐,而且每家跟每家播放的音乐绝不重复。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西门町的名字来源于日语,

西门是台北城的五座城门之一,

早在日本占领台湾时代就被拆除。

是日据时的行政单位,

例如日本著名的红灯区歌舞伎町里的

就是同样的意思。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这些影院全是全天候营业,夜晚来这里的大都是白天要上学的男女学生。为了争抢观众,有些影院甚至打出免费观看的广告。影院的设施都是星级的,无论从放映设备、音响,还是舒适的座椅,都会使观众感觉即使花钱到里面坐两个小时也是享受。由于是通宵营业,许多学生干脆在电影院里泡上一夜。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西门町的灯红酒绿

一直延续到台湾光复,

这里变成台湾

年轻人的寻乐园。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台北市西门町的红楼,

是许多老台北人重要的记忆。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红楼建筑以特殊的十字架和八卦造型,营造出不同的符号意像。经历不同的时期,红楼见证了西门町的兴衰,经历了台北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从早期的日据时期、影剧荟萃时期、电影时期,到最近的多元风格时期,红楼走过整个西门商圈的繁华及兴衰,今年已经满一百年。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四十年代,红楼的店家主要贩卖以日本为主的外国舶来品,商品精良,消费者大多以日本人居多。日本战败后,五十年代,红楼二楼转变成剧场,演出过的戏剧、相声、评书、京剧、绍兴戏等,常常客满。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曾经繁花霓虹明灭暂歇,西门红楼的活力、创意、锐气依旧,跟随环境和时代的变迁扮演着恰当的角色。今天的红楼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化中心,除了演出活动之外,十字楼广场已经进驻16家常驻的文化创意店家,有年轻人发挥创意,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服饰、提袋、甚至是陶瓷艺品等,打造红楼的文化园区。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原本冷清的广场,

每到周末都吸引众多人潮,

来创意市集寻宝。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六十年代,

走过兴盛时期的红楼随着剧场没落,

沦为播放二轮电影的戏院。

直到七十年代,

附近的南北广场经营大陆各式小吃,

中华商场带来人潮,

红楼才变成年轻人聚集的地点。
台北市的流行文化中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