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低声祈祷

标签:
以色列耶路撒冷哭墙金顶清真寺大屠杀纪念馆 |
分类: 亚洲掠影 |
对于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旧城中最神圣的地方莫过于3000多年以前,由所罗门所建造供奉十诫法规的圣殿。圣殿曾先后被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现在唯一仅存的只有外墙残垣。长久以来,流放至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会回到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墙前低声祈祷,为缅怀昔日民族光荣和历史沧桑而悲恸,长而久之便被称作哭墙。
耶路撒冷老城内,伊斯兰教圣地金顶清真寺与犹太人的住家咫尺之遥。清真寺就位于哭墙边沿石阶而上的入口处,建于公元前687年。这座金色圆顶的美丽建筑,堪称耶路撒冷的地标,不论从任何角度远眺此城,皆能看见清真寺闪烁的光芒。
哭墙的墙壁缝隙里,塞着很多小纸条。不知从何时开始,信徒们形成了一个习俗,把给上帝的祈祷词写在纸条上,揉成一团,塞进西墙的墙缝里。逐渐地从世界各地来的旅游者也入乡随俗,不管信不信教,都会凑个热闹,给上帝写个纸条。现在,只要是人手够得着的墙缝,大都塞满了各种各样小纸条。
虽然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但同时亦是犹太教及伊斯兰教的圣地。在耶路撒冷的旧城区,就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犹太人区、基督徒区、穆斯林区及亚美尼亚区,而著名的朝圣地点【苦路】,就位于伊斯兰教区及基督徒区。
哭墙是耶穌时代第二圣殿的遗址,耶穌曾多次出入这所圣殿。不过圣殿已于第一世纪被罗马帝国摧毁,现时只剩下这墙,圣殿所在之地更已成了奥玛清真寺。西墙是犹太人最神圣的地方,从早到晚均可看到犹太人在西墙前虔诚地祷告。西墙分男女敬拜区域,男子须戴上犹太人小圆帽才能进入。
飒爽英姿的以色列女兵。
苦路是耶穌在耶路撒冷最著名的一段足迹,记录了耶穌从被宣判死罪之地到埋葬之地,一共有14站,各站之间的距离其实很短,而最后5站全都在圣墓教堂内。
在以色列人人皆兵,不是口号而是现实。这种在市民和军队生活之间的快速转化,使以色列国防军成为大众的部队,加上以色列国防军的优良装备、英勇善战,所以近四十多年里,发生六次中东战争每战必胜。
尽管不断和平谈判,
以色列却从未停止
发展自己的军事。
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默默屹立在耶路撒冷的赫茨尔山上,整个建筑包括大屠杀历史纪念馆、姓名大厅,是堪称世界最大的大屠杀图书馆和档案馆,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几百万参观者。这是一处令人观之心悸动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