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大利罗马历史 |
分类: 欧洲各国 |
走进罗马,
轻易看见颓倾的墙垣,
从历史中走出来的废墟,
一不小心就撞到的教堂,
强盛的罗马帝国之都
至今仍刻意包装出典雅,
而且难掩昔日磅礡的气势。
因为宗教,因为艺术家,
也因为强权统治,
罗马为世人留下非常宝贵的人文资产。
古罗马市集不仅是古罗马的发源地及市中心,也是罗马七座小山丘的共同交集。参观时可从入口右侧的艾米利大圣堂开始:圣道是古罗马的主要街道,由右边的赛佛流拱门,经过艾米利大圣堂,上达台特斯拱门和位于左边的圆形竞技场,靠近赛佛流拱门朴实完整的砖造建筑物是元老院的所在,也是昔日罗马议会坐镇之地。
这里是古罗马政治、宗教和商业活动的中心。我们必须运用我们的想象力重新创作,想象它一度高楼耸立,整个王国的人们就像今天的我们一样,想看到象征着让人无法置信的冒险,从一群牧羊人变成世界的主人。
罗马建筑变为具有宣传信息的重要作用,
目的是制作赞美中混合着恐惧。
罗马斗兽场作为古老建筑的奇迹
和世界上经久不衰的城市的象征,
它曾是罗马人所建的供格斗士
走到罗马斗兽场走廊,
我们禁不住注意它模糊的,
差不多荒谬的吸引人的地方。
因为一方面,它是宏伟建筑,
似乎代表着最伟大的罗马文明;
另一方面,
它似乎表达了这里提供的残忍阴暗的一面。
康士坦丁大帝纪念拱门
在公元315年,
罗马的参议员和老百姓庆祝
康士坦丁大帝率军亲征Maxentius人,
在Milvian桥之役大败敌人,
建立了这个纪念拱门。
这个拱门是罗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康士坦丁大帝打败了米兰的Edict人之后,
承认了罗马人信仰基督教的权利,
也承认了罗马基督教主教的权力。
斗兽场的整体结构有点象今天的体育场,或许现代体育场的设计思想就是源于古罗马的斗兽场。从外围看,整个建筑分为四层,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门两侧有石柱支撑。第四层有壁住装饰,正对着四个半径处有四扇大拱门,是登上斗兽场内部看台回廊的入口。斗兽场内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为四组,观众的席位按等级尊卑地位之差别分区。在斗兽场的内部复原图上,可以看出这个工程的浩大和壮观。但今天人们所能见到的已无完整看台的形象,只是原来支撑看台的隔墙尽管破败不堪,但仍让人为往日的辉煌啧啧称奇。
竞技场中心的地下部分用来放装动物的笼子和比赛的工具。地面是一层沙子覆盖,由木条组成。公元八世纪时,贝达神父曾预言“几时有斗兽场,几时便有罗马;斗兽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
公元1084年,
日尔曼人打进罗马城,
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
斗兽场也被人遗弃,
一时曾成为人们挖掘大理石寻找建筑材料的来源。
这部分地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预言。
但罗马城仍旧存在,
世界也没有灭亡,
而且历史不断翻开新的篇章。
构建这个庞然大物的封建帝王肯定不会想到,
如今的斗兽场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人,
为后来人带来巨额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