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对胆前级推崇备至,西风一直心向往之,上月伟良处购得胆前级套件,包括电路板电容器胆整流管和专用环牛。网购四只胆管:美国产二手12AU7和俄罗斯产12AX7,中档管子。
材料成本600元,后续的制作不是很顺利。
机箱。因胆前级占用空间不大,而胆管线路似乎不是那么受到干扰影响(事实证明判断失误),于是我准备实验一下用红木+亚克力板制作机箱。
找到制作标牌的老友高翔,切割四块4mm厚亚克力板,员工小妹非常热情,用激光雕刻机给每块板子打了四个圆孔,非常规整。
用菠萝格地板余料,裁切成200*100mm的两块侧板,打孔上自攻螺丝,拼装完毕。
钻孔就很复杂,包括:电位器孔8mm、电位器定位浅槽、电源扭子开关孔6mm、电源插座方孔、四个10mmRCA插座孔、环牛10mm孔、电路板四个4mm孔、上下盖子散热孔16个。
焊接电路板,这个线路很简单,半小时完毕。
安装电子管,非常紧,非常难装,,,装了十分钟。
装好之后,发现不少问题:
右侧木板用云石机裁切不符合尺寸,短了8mm之多,造成装上很难看,不能盖上盖子。这个得重新用电圆锯裁切。
交流声巨大!买回一只牛罩套上,电位器外壳焊线接地,重新盘机内线路,基本改善到能用的地步,但仍然不能消除底噪交流声。看来前级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从信号源到前级+机内线+输出信号线,全部要用优质屏蔽线,其中机内线必须用屏蔽良好的双芯线,屏蔽层做地线,机内接地要良好,电源线编成辫子,尽量剪短防止机内构成环路。
接上音箱,竟然存在低频自激现象,开机8秒钟喇叭跳舞,那个低音喇叭剧烈地鼓出来、缩进去好几次,吓得我心惊肉跳,好在没烧喇叭。经与伟良值班人员沟通,左右声道互换电子管,调整排线,给后级加装喇叭保护版,低频自激莫名地改善了。
我总结很可能还是机内电源和信号线路排线过于紧凑,自激造成的。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网友有的加电子滤波电路,有的加退耦电容,有的改电阻阻值,更多的意见是电源问题,换牛。
右声道不响,但是喇叭底噪仍在,反复测量排除后级故障之后,测量前级信号输入输出,各线路正常!与伟良服务人员沟通,也无甚好办法。网上支招也是一个一个地换元件看。
我直接摆弄了大半天,无果,精疲力尽。
后来试着更换掉原来的碳膜电位器,用一只带小电路板和接线端子的密封电位器替代,问题解决!原来电位器六只脚直接焊信号线,毕竟不行。 密封电位器的屏蔽竟然很好不怎么受干扰。
半夜试听不敢开大音量,小声听了一小时,感觉胆前级风格流畅自然顺滑甜美,相比较石前级就显得棱角峥嵘很有硬汉个性,运放前级则直白保真有力度缺乏韵味。
胆味这种东西,很多人乐此不疲,难以自拔,确实有其理由,胆机声音对于快速动态的处理滞后,声音失真,滤掉了很多塞北咧风,把刺耳的声音过滤修饰为自然的过渡,动态的快节奏也被降低,更加迎合人耳的舒适度。长期听胆机,沉迷其中的话,犹如徜徉在吴侬软语的江南小镇,在婉约女子怀中流连旖旎,自会忘记世间还有风霜冰雪大漠戈壁金戈铁马,人耳会不再适应真实音乐演奏现场的真实还原。
看来所有的CD机功放机解码器,钢板铝板是最好的材料,能够有效屏蔽杂波干扰。
胆前级设计上,线路板要大,电子管间距要大于30mm,电容器间距也要稍大,环牛和电路板之间必须有足够大的距离!我这个交流声主要是环牛漏磁+间距过近,加牛罩之后改善明显。
再制作胆前级,一定要注意:选一只厚实的金属箱子,胆管不用露出来亮骚,藏起来同时做好散热对流。环牛要优质带屏蔽罩,变压器距离电路板大于100mm,电位器ALPS带小板,信号线要双芯镀银屏蔽线屏蔽层接地,RCA插座要镀金的,电路板要大的,电容要尼吉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