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色彩——读曾国藩感言之朴拙

(2010-01-18 02:01:14)
标签:

感言

本色

至诚

虚伪性

曾国藩

休闲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看完了《曾国藩》这部书的最后一页,抬眼与和煦的阳光遇个正着,那亮丽的光辉波纹一样在眼底荡漾开......

 曾国藩生在湖南山间,虽然读了书,做了官,却仍不改质朴踏实的“乡下人”本色。 ­

而他的“诚拙”的态度,也帮助他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因为成功其实很公平,对于那些倔强至诚、刻苦踏实、执着坚忍的人,成功从来是慷慨的。而取巧和虚伪,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便宜,但终究必定是失败的。 ­

  曾国藩一生,自入翰林院直到生命的尽头,鞠躬尽瘁,严于克己,坚贞自守,其“内圣拙诚”的确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一生清淡节俭,常给人一种家世清贫的感觉。他为官所得的一切薪俸,都全数用于公事,不曾建造一栋房屋,添置一块土地。吃的是蔬菜,穿的是薄衣,甘于恬淡寡欲,连每次吃饭都不超过四小碗;而男女婚嫁,花费不超过二百两纹银,而且作为家规家训代代相传。他为人处世平和朴实,不求标新立异。他平日严于遵循而又持之以恒的,一是“不说假话”,二是“不迟起床”。即使是对外安抚异国的人们,对内接受降将,交往中一定开诚布公,言谈质朴;对于中外远近的人,他都以诚相待,而被他人认定为办事认真,一丝不苟。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朝廷做官,他都从早到晚不曾有稍微懈怠,即使是风雨交加的天气,抱病忧怀的时候,也常常是一听到鸡啼就起床,直到夜半才休息,几十年如一日。 ­

 书中所载,曾国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而绝有光。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公常以长子纪泽行路太轻,说话太快为忧。” ­就是在普通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中,曾国藩也推崇朴拙,反对机巧,那些专说大话而不知埋头苦干的人,是曾国藩所最瞧不起的。而他的湘军首领,都是些不善于说话的人。他学生里成就最大的应是李鸿章了,曾国藩极为赏识李鸿章的才气,并且自以为所不及,但李鸿章身上那种江南人的虚伪性,远非朴质的曾国藩所能看得过。他看出李鸿章的才干可用,而浮巧为其弱点,所以当李鸿章第一次进入曾国藩幕府时,曾国藩便对他加以磨砺,让他懂得内圣至诚的道理。后来李鸿章的功业,未尝不是他老师一番苦心所造成。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