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陆游《再赋荔枝楼》用字管见

(2012-07-03 14:45:39)
标签:

杂谈

——论“破”还是“披”?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任四川嘉州(今乐山)刺史时,曾经多次登临郊外名胜荔枝楼,并写下了若干首吟咏此楼之诗。其中有一首《再赋荔枝楼》涉及到瓦屋山,故洪雅文化人对此诗尤为关注,情有独钟。

贵报8月16日“文化视眼”栏目发表陈春秀女士署名《是“披”还是“破”》一文。此文对我启发良多,受益非浅。现将全诗写出,以便读者对诗人的用意有全面了解。对“披”还是“破”作出正确判断。

只道文书拨不开,未妨高处独徘徊。

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

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

我查阅了一些文献,其记载皆众口一辞地将“披”字出现在“瓦屋”二字后,无一“破”字。这些典籍是:明万历《嘉定州志·艺文》、明《永乐大典·艺文部》、清《四库全书·艺文部》、清《古今图书集成·艺文部》、清康熙《嘉定州志·艺文》、《全蜀艺文志》、陆游《剑南诗稿》、民国《万有文库》、《国学基本丛书》、清同治《嘉定府志·艺文》、清《宋诗钞》、清《宋诗纪事》、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川通志·艺文〉》、清《绍兴府志·艺文》、清《绍兴县志·艺文》、四川大学《全宋诗》等。

又查阅了十几个著名网站中关于此诗全文,无一不是“披”字,而没有一处出现过“破”字。

从诗的音韵和格律方面来考虑,“破”字没有“披”字更恰如其分和更贴切。

又从诗意上来讲“破”字没有“披”字更拟人化。有人认为此诗如有“披”则无陆诗的豪放,殊不知陆游诗词中亦有婉约的,如《钗头凤·沈园》就是一例。诗贵在含蓄,尤忌直说。用“披”字比用“破”字更加形象思维一些。

瓦屋山主原近三千公尺,其大、小凉水井比峨眉山还要高,近四千公尺。“破”是矮于云端,企图冲出云天之意,而“披”是大大地高出云端之意,从陆游诗意来讲“披”字比“破”字更恰当。

综上所述,我认为陆游中关于吟咏瓦屋山部分之“山横瓦屋披云出”是正确的,而“山横瓦屋破云出”则值得商榷。

 

 

 

眉山市田锡研究学会会长

王  仿 

2011年8月19日

电话:189903391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