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发表)梯度习作课堂教学方法谈

(2018-06-01 15:49:52)
标签:

采芹人小语在线

分类: 教研文章
梯度习作课堂教学方法谈
(本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师》2018年第5期)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桂林中心学校  张剑平
 (教师发表)梯度习作课堂教学方法谈
    梯度习作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替学生搭建一个个阶梯,让他们一步一梯,逐步走向习作高峰。
    梯度一:紧抓心理激其趣。
    不管什么事,有兴趣了,再大困难也无所谓,做起来都有劲儿。而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或多或少都有些害怕,要让他们学起来有情趣,写起来有精神劲儿,我们就得紧抓他们的心理特征,让他们趣之,乐之。
    案例一:“抓特点写外貌”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看看哪几个同学是猜谜语达人?
    同学们一下子来了兴趣。
    师:我们请第一排前3个同学猜第一个谜语……
    老师说着投影——

    第一排3个同学全举了手:猪八戒,是猪八戒!
    师:嗯,这3个同学都猜对了,余下的同学一起猜第二个谜语……
    老师说着投影——
 
    没一人举手。
    师:怎么?都猜出来?那——这3个同学就是猜谜语达人。
    许多同学都露出不服的表情。
    师:不服?这个谜语告诉的内容比第一个谜语多,猜的人是第一个谜语的十几倍,有什么不服? 
    同学们七嘴八舌:猪八戒那谜语有猪八戒的特点;这谜语是谁,谁猜得出来,告诉我们都是大家都有的;是啊,谁都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鼻子下都有嘴巴,嘴里都有牙齿,没什么特点;对对对,个子不高不矮的人有许多;谁都会拿根棍子……
    从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着手,激发他们不服的心理,通过辩解和讨论,深刻感受人物的外貌描写必须抓住其特点,这就为后面“帮警察抓歹徒” 环节(根据匪徒图片描绘匪徒外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梯度二:品赏案例悟其法。
    “习作,必须得法。”但是,写作方法不能“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传授与操练”,而应该“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而我们平时阅读的文章,包括故事、绘本,甚至漫画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引导孩子领悟方法的案例
    案例一:“叙事波折(漫画波折)”教学片段。
    叙事要一波三折吸引人,这是五六年级写事习作的一个训练点,如果简单告诉,那是空洞无效果的,必须让他们在具体的案例去感受去领悟。
    师:相传,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有一次为好朋友的老母祝寿,当即作诗一首,劈头一句就是:“这个老娘不是人。”宾客们吓了一大跳。纪晓岚却不慌不忙地继续念道:“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松了一口气,迅速鼓掌叫好。接着纪晓岚又念下去:“生个儿子却做贼。”此时,宴会主人脸上勃然变色。哪知纪晓岚又从容地说:“偷得蟠桃献娘亲。”哈哈哈,亲朋好友无不欢笑举杯,畅吟为快。
    师:这故事怎么这么吸引人?纪晓岚劈头一句骂朋友老母,接着来一句,就变成夸赞了;这还不够,紧接着又来一句骂儿子,在别人莫名其妙之时,又峰回路转,教师边说边出示——
 
    引导分析思考并出示——
 
    老师接着一一出示漫画图片——
 
    师:这是漫画《父与子》的一组图片,如果就这两幅图,父亲与儿子去踢足球,踢好了,父亲抱着儿子回家了。有情趣吗?你喜欢看吗?
    出示第二组图片——
 
    师:这一组漫画似乎有点情趣了,足球掉进了下水道,有点故事味了,再看下一组……
    出示第三组图片——
 
    师:同学们都笑了,可见这组漫画特别吸引你,同学们想一想:看到这组漫画你为什么笑?哦,儿子把父亲的光头当作足球踢了,很有趣,其实,这就是叙事的波折……
    这样,教师从纪晓岚替朋友目前祝寿咏诵的诗句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叙事的波折,紧接着有艺术有目的地出示三组漫画,让他们在欣赏交流的愉悦氛围中,感受叙事的波折给作品带来的魅力,为后面有波折的叙事奠定有效的基础。
    第三部曲:巧妙诱导入其境。
    要写出好的文章,情感的激荡,否则,即使是大家,也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因此,习作之前的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情势排比”课堂片段
    师:(深情讲述)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
    紧接着,教师播放韩红演唱的《天亮了》,出示歌词,学生对着歌词哼唱。
    在韩红如泣如诉,娓娓道来的忧伤歌声里,学生被父母伟大的爱所感染,被小女孩失去父母的孤苦所萦绕。
    师:(饱含深情):事后,小女孩陷入了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有思念,有愧疚,有无助。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伤感的小妹妹?同学们,文字有情感,排比更有情感,你的排比安慰啊,要有真情,要有力量,要有效果,让这个不幸的孩子不再愧疚,不再悲伤,不再消沉。快拿起笔写个排比句,让她从痛苦的阴影里走出来!
    这样,在悠扬伤感的旋律中,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一句句饱含情感的安慰排比句便从笔尖流泻而出——
小妹妹,灾难深重的小妹妹啊,我真想把你领回家,让你成为我的亲妹妹,我的父母就是你的父母,我就是你亲姐姐,我会以百倍的爱来谦让你,呵护你,帮助你,激励你,你就是我引以为豪的妹妹!(郑甜甜)
    小妹妹,你失去了深爱你的父母,但是,不要悲伤,不要痛苦,不要难过,擦干痛苦的眼泪,抛却伤感的迷雾,走出消沉的阴影,因为,天亮了,我们都是你的亲人啊!(杜昕妍)
    ……
    学生“入境”了,自然就“情动”了;情动了,自然也就“辞发”了。
    梯度四:步步架梯登其峰。
    梯度训练,就是搭建梯子,让他们一步一梯,逐级而上。
    童话,学生都喜欢,但是让三年级孩子写童话,还是有些困难的,于是,我们给学生搭建了一步步梯子——
    梯子一:充分利用课文,知晓童话必备要素:人物和情节。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童话里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引导学生复述,并投影填写表格:
 
    通过填表思考,让他们懂得童话必备的要素:人物和情节。
    梯子二:交流动物特点,构筑童话情节。
    让同学们戴上课前准备的动物头饰,说一说动物的喜好和特点,并把他们分组,让他们合作构筑童话情节:想一想,童话人物是谁?有什么特点?它这特点会与其他动物之间发生什么事呢?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梯子三:演一演,丰富童话内容。
    教师把同学们带到操场上,让他们戴上动物头饰,按照想象好的情节,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并让他们根据演时出现的情况,删改情节,并将改好的童话故事再演一演。
    梯子四:说一说,理清童话情节。
    回到教室,让他们把最后表演的故事,互相说一说,说清楚: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是怎样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的小动物怎么说、怎么做……
    先小组内互相说,然后选取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评议:童话人物是哪些?童话情节说清楚了吗?有趣吗?给人有启发吗?可以怎样将故事说得更好些?
    梯子五:写一写,精彩童话故事。
    要求他们把刚才说的故事写下来,给童话取一个合适的题目;给每个小动物取个好听的名字;将童话故事写清楚,力求写得有情趣。
    先演后说,说后再写,写起来自然轻松加愉快了。
    开课激其趣,实例悟其法,入境动其情,情动步梯而辞发,伴随着这悠扬轻快的梯度习作课堂教学“四法”,领略无限风光。

                                                                                                                         (供稿:采芹人小语在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