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赛课15号)

(2011-08-07 00:23:18)
标签:

黄山市

小学语文

课堂实录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黄山市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黄山市小语会第三届年会暨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系列报道(四)(20节现场观摩课)

授课:曾时云(祁门县闪里中心学校) 评析:苏  玉(黄山区甘棠小学)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魔幻手机》这部电视剧吗?
生:看过。
师:那谁来说说这部片子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生1:他们用魔法的手机能穿越时空。
生2:他们用魔力能够自由地穿梭时空。
师:还有吗?看来,最吸引同学们的是它的魔力了。老师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也在想,如果我能拥有这样一部魔幻手机那该多好啊,我一定带着同学们自由穿梭时空隧道。知道老师最想带你们去哪儿吗?
生:圆明园。
师:你们真懂老师的心思呀!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共同穿越时空隧道,共同走进151年前的圆明园。
(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找出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向我们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的。
生:二、三、四自然段
师: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师:请同学们小声把这三个自然段读一读,划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仔细体会,
展开想象。拿出你们的笔,在文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想法,很不错。已经读好的可以举
手了。
师:好了吗?同学们,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课文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圆
明园的布局呀?
生:第二自然段。
师:你能把相关的句子读出来吗?
生:能!
(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第一句“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这是写出了圆明园的——
生:位置。
师:下面是——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它由——预备读。
生:它由……(学生朗读。)
师:圆明园中,除了三个大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这就叫什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生齐读:众星拱月。
师:在这里,“星”指的是?
生:许多小园。
师:“月”指的是?
生:圆明三园。
师:你看许多小圆就像星星围绕着月亮一样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多美妙呀。(课件出示圆明园布局图。)
师:那这些大大小小的园里都有哪些景观呢?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读第三自然段相关句子。
师:一口气介绍了这么多景色,真了不起!不过老师还想细细地去游览一番。园中有——(         ),也有——(         ),殿堂是——(金碧辉煌的),楼阁是——(玲珑剔透的)。你看,同样是建筑,风格却——(迥然不同)。园中还有什么?谁继续向我们介绍园中的景色?
生: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也就是说在圆明园中既能感受到城市的热闹,也能欣赏到山村的田园风光。
师:圆明园中是不是真的有“买卖街”和山乡村野呀?从哪个词能看出来?
生:象征。
师:你可真会读书。园中山乡村野只不过是过惯了皇家生活的皇帝想体验平民生活而建造的景观。园中有什么?继续介绍。
生:园中各种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如…….雷峰夕照。
师:跟老师读一个词——仿造。园中有很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这些各地的风景名胜在园中都有,真是足不出园,便可观天下美景啊。园中还有什么?
生:(读课文)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师:那就是说园中既有模仿,也有创造。园中还有什么?
生: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教师板书)
师:在这里所谓的西洋景观就是指园中的西洋楼,它是由意大利专家设计,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同时又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砖雕工艺,这在当时是唯一一座兼有东西方艺术的园林建筑群。这么多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欣赏?
生:想。
(配乐播放课件,教师描述: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也有……有……也有…..不仅……还有…….)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只是圆明园的一角。在圆明园中,著名的景点还有很多,如光明正大…… ,足足有一百多处,那漫步园内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呀?
生:漫步园内,有如漫步在……流连其间……
师:园中有那么多风景名胜,我们走进去,一定会被深深吸引。
(播放课件)
师:这就是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让人流连往返的圆明园啊!
师:所以作者称它是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学生齐读此句)
师:刚才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圆明园的呀?
生:圆明园的风景名胜,建筑风格。
师:书中有个词,写出了园中建筑怎样?
生:建筑宏伟。(师板书)
师:圆明园中除了有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
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师板书)
师:有什么?
生接读: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师: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几样,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课件播放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教师简介。)
师: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之情,带着这种赞叹、惊叹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从先秦到清朝大约有多少年时间吗?
生:一千多年。
师:对吗?老师告诉你们,它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历时2400多年,该会有多少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啊!数得清吗?可以用个哪一个成语形容。
生1:不可计数。
生2:数不胜数。
生3:琳琅满目。
生4:应有尽有。
生5:各色各样。
师:同学们的词语可真多。这园中收藏的文物历时久远,品种繁多,所有这些文物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们中不少堪称无价之宝,所以人们又称圆明园是——
生: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生齐读句子: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师:你能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吗?
生1:不但…… 还是……
生2:既……又……
生3:不仅……还是….. 
师:还有吗?还可以用“是……也是……”大家一起说。
(生齐读句子)
师:正因为如此,圆明园才举世闻名,所以我们又可以自豪地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从此,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被彻彻底底地毁灭了!让我们一起看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就这样,圆明园化成了一片灰烬!请同学们看到这段话,谁来读?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把……毁掉”。)
生读。
师:还有谁愿意读?
生读。
师:读时注意哪些词语?“凡是、统统、实在、任意”。“凡是”什么意思?找出相关句子理解。什么叫“随意”?
生1:随便。
生2:想怎样就怎样。
师:想摔就摔,想砸就砸。就是不给我们留下呀!你有什么感受?
生1:愤怒。
生2:悲哀。
生3:生气。
生4:伤痛。
师: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还不够,他们为了销毁罪证,居然在园内放火。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他们的野蛮行径吧。
(播放视频,只有画面,突然没有声音。然后教师激情描述画面内容。)
师:三天三夜冲天大火,北京城上空充满烟云。烧掉一幅名人字画只需要几秒钟,烧掉一座宏伟建筑只需要几分钟。在360多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了三天三夜,该会烧掉多少奇珍异宝啊。从此,圆明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生根据板书接读。
(教师逐一擦去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圆明园的损失吗?
生:不能。
师:损失太大了,无法计算,不可估量啊!
师:作者连用两个“估量”说明了什么?
生:损失惨重。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师:如今圆明园中只剩下这些抢不走烧不掉的残垣断壁。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树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此时此刻,当你面对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当时的祖国实在是太无能了。
师:当时的祖国实在是太弱了,太落后了,清朝政府太无能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啊 !
生:英法联军太坏了,让我们太气愤了。
师:老师也感受到你的满腔愤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把它转化为你奋斗的动力。
生:这些人太坏了,居然把我们数十年的努力用一把火就烧毁了。
师:何止是数十年啊?历时151年才建造的圆明园,凝聚了我国劳动人民多少的汗水和智慧啊?
生:英法联军是猪狗不如的狗东西。
师:能感觉你的痛恨,但我们要做文明人。
生:你们想想别人若侵略你们家园你会有什么感受?
师:你们怎么就不将心比心!
师: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五亿三百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把火,也把耻辱烙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脸上。让我们记住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吧!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愤怒,是泪水,是叹息,但更多的应该是奋发,是立志。
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
(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生齐读。
师:希望这句话永远铭记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师:关于圆明园你还想知道什么?课后查找、搜集资料。下课。

 

点评
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为了激起学生的爱恨情仇,这节课曾老师以情感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真切地体会到了圆明园的毁灭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幕悲剧。
在与学生共同感受心灵震撼的同时,我觉得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匠心独运,发人深思,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了解了圆明园的整体布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圆明园宏伟壮观的景观人手,在学生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后,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圆明园的建筑和文物等多幅图片,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逐步找出描写建筑宏伟的“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关联词语,以及描写珍贵文物种类繁多的“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等词,并相机板书。语言文字的理解训练与课件展示相结合,学生入情入景,他们在惊叹祖国历史文化灿烂辉煌的同时,兴奋之情、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课文内容的推进,教师话锋一转,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第五自然段,理解圆明园的被毁之痛。抓住“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体会强盗的贪婪、疯狂,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更是使学生迅速投入到一种极度悲愤的情绪中。教师在叙述“……在347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烧了三天三夜,该会烧掉多少奇珍异宝,宏伟建筑啊”之后,逐一擦去板书,师生共同述说:“从此,圆明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没有了民族建筑,还没有了西洋景观。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也没有了。”
这样的板书设计,就是在我们的面前撕毁一幅我们钟爱的画卷,一切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我们怎能不伤痛至极!我想,课堂上的学生会和我一样有一种冲动,恨不能上前去阻止老师的擦拭,好留住那满园的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板书设计从“有”到“无”,鲜明,形象,意犹未尽。教学至此,悲愤之时,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文道统一。


(责任编辑:焦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