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15-10-16 21:54:25)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教育随笔原创 |
孔子以修德为主的教学内容
正如历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孔子之学,非追随时代之风气,志在求业而学,孔子之志于学……乃是一种超越时代,汇通古今之学……可谓卓尔不伦……而不随众而俯仰。”
孔子学而不厌的自学精神
入太庙,每事问。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卫公孙朝问于自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孔子从书中学习。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事情。
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而。”
晚年的孔子依然好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周易》……读《周易》,韦编三绝。”
现在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其实孔子早就以身示范。
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
教作为师,我读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
一、孔子热爱教育事业
孔子一生从教四十多年,从无职业倦怠。
1、孔子了解学生
孔子弟子三千,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天赋、特长和思想状况都了如指掌。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僻,由也彦。
子问曰:“女与回也孰愈?”子贡曰:“赐也何敢忘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季康子打听仲由、端木赐、冉求的情况,他不假思索便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2、爱生如子。
伯牛有疾,子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3、师生关系其乐融融。
孔子教书育人,教学质量很高,“授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当然,学生也很爱老师。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子曰:“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孔子有时也和学生们开开玩笑,调侃几句。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学生们既感受到了老师的和蔼可亲,又再一次聆听了老师的教诲。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从事教育事业,探索教育规律,在亲身实践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今天,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既然我们是教师,我们有义务去践行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正是由于孔子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所以培养出一大批有专长的杰出人才,孔门四科十哲,这些人才既是孔子的高足,又是中国的文化精英。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周游列国去实践仁道的政治主张,行动本身就是对这一原则的最好诠释。
子夏曰:“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及时复习,保持记忆,并从中有新的体会。我们的“四清”教学法就是依据这一原则操作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的这些教学原则,对现代教育学产生巨大影响。
感悟: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来自深厚博大的教育情怀。爱是给孩子最好的营养,教会爱胜过教会一切知识。人是世上最复杂的工作,不倾尽身心,不会香飘四野。诲人不倦——对老师,可谓喻世明言。
孔子的告诫
一、身为向老年过渡的中年人,更要修德修学——戒恶戒得。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不闻者,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壤夷俟,子以杖叩其胫,曰:“少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子曰:“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从现在开始,学习做老年人,做值得敬爱的老年人。
二、身为女儿、媳妇,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孝顺。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有的女人是攀缘的凌霄花,借男人的高枝炫耀骄慢,有的女人是花瓶,有的女人是累赘,不,女人要终身自强不息,内外独当一面,顺逆平舛,自信泰然,逊而不怨。
感悟:女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戒恶戒得戒难养,修德修学修来生,实现女人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山景行,驯致圣贤。
结语
山东乃齐鲁大地、孔孟之乡、传统文化之乡。从台儿庄到省会济南,区区三百里,途经:
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