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业明 在枣庄师专中文系92级毕业20周年联谊会上的致辞及感言  

(2014-07-23 22:50:27)
标签:

房产

 在枣庄师专中文系92级毕业20周年联谊会上的致辞  

                                                       2014年7月19日

 

今天,中文系九二级毕业生重返母校。同学会面,师生聚首,共话当年师徒之情,同窗之谊;诉别离之苦,道相见之欢,共同回顾美好的校园时光,追忆已悄然逝去的青春,你们的心里一定会荡起层层涟漪。甚至会唏嘘慨叹:韶华易逝,人生易老!会为母校的华丽蜕变而感到惊叹和骄傲,也会为二十年来自己的努力拼搏、坚强生活,不断实现自我,为能够用骄人的成绩向母校和老师汇报 ,而感到些许的欣慰和自豪。二十年了,你们牵挂母校,思念老师,而母校从来也不曾把你们忘记,老师们更是时常念叨着你们,惦记着你们。今天,我要代表全体老师,对你们说:同学们,欢迎你们回来!                 

 二十二年前,你们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来到枣庄师专。当时,你们的志向可能不是师专这种三类学校,也许你们是被选择的,也许仅仅是为了一种职业的需求;但不管怎样,你终于来了,你反正是来了,这,就决定了你一生都是师专生 ,一辈子都有解不开的师专结,化不掉的师专情 。据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国二分之一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师专生,师专生是中国大学生的中坚!金字塔的塔尖固然抢眼,但塔座更重要也更安全,最近发生的一些的事情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你们真得好好感谢那个时代。1990年代初,中国的高校仍处于蓬勃向上、健康稳健的发展期,工具理性、实用主义、学术腐败,行政化之风还不曾完全浸染、侵蚀大学校园,老师们踏踏实实做学问,专心致志教书;校园里书声琅琅,弥漫着清新淡雅的缕缕书香。你们更应该感谢咱们中文系,为你们预备下了那么优异的师资,那么齐整的教学团队。那时,鲍延毅教授,王希文教授,刘剑锋教授等各位先生,都亲登讲台,传道授业,舌耕不辍。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宛然如昨,老师们在讲台上的风姿和气韵想必你们也不曾忘却。那是师专阶段中文系的鼎盛时期、黄金时代。当时中文系的学生数占了全校的三分之一,正可谓三人行必有我生焉。学校里的各项比赛和活动,我们都稳拿第一。那时考上枣庄师专没什么了不起,但你是中文系的学生,多少就有些自傲自矜。那时,你们正值青春年少,老师们也意气风发,年轻的中文系开风气之先,独领校园风骚。那些年的时光真的很美好,值得我们留恋和回味。                     

二十年后,你们又集体回到了母校,回到了老师们身边。你们回来到底要找寻什么?想向母校和老师们诉说什么?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回来就是想看看母校的变化,中文系的发展。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枣庄师专在十年前升格为本科学院,中文系也已改称文学院,她是学校首批升本的系科之一,她引进了我校第一个硕士、第一个博士、第一个博士后;目前已建成三个本科专业,拥有两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招生,已送走了六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始终位居文科专业第一,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综合实力一直名列全院前茅。师专时代的中文系,学院时代的文学院,始终不曾让你们失望,相信也会永远让你们感到荣光。   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回来,是因为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放飞理想的地方;这里有我们青春的苦闷,少年维特式的烦恼,有我们曾经的困惑和迷惘,她是我们记忆中的伊甸园,更是让我们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受到了文学的熏陶,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了解了先秦诸子、汉魏风骨,浪漫主义和后现代,懂得了诗意人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从此,我们才拥有了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并用它去生活、去做人,去影响他人、看待世界。因为与枣庄师专结缘,我们才拥了有别样的人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是枣庄师专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有的同学会说,我们回来是向母校和老师们汇报成绩的。毕业后,我们收获了爱情、事业和成功。而且,我们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也足以让你们为之骄傲。其实,老师们关注的不是你们做多大的官,拥有多少财富,有什么显赫的地位和名声;老师们关心的是你们的工作是否顺心,生活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睦,对家国是否尽到了职责?老师们看重的是你们所学的专业丢了没有?那一缕文脉到底有没有失传?那颗人文的种子是不是还一直藏在心间?母校对你一无所求,你又何必羞愧于没有成名成家;老师只盼你们平安,岁月静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你们是母校的孩子,回家了,她会把你们不分彼此一起搂在怀里!      

我也是枣庄师专中文系的学生,你们的一些老师也曾经是我的先生;后来,我有幸留校做了中文系的教员,能够在老师们身边工作,是我的造化;能够为母校效力,是我一生的光荣!我在中文系、文学院学习、工作了三十四年 ,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干了整整二十年,我的青春奉献给了她,我的激情抛洒给了她!可以说,我比任何一位中文系校友都更热爱中文系,更关注她的转型和改革,更关心它的建设和发展。母校是我们共同的摇篮,中文系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说不尽绿叶对根的情意,诉不完儿女对母亲的依恋!    岁月如河,生命如歌。慢慢人生路,让我们且行且珍惜。致敬——枣庄师专!致敬——中文系!致敬——为中文系、文学院做出贡献的师生们!最后,衷心的祝福祝愿我们的母校青春永驻,老师们万事胜意,同学们幸福平安!

        感言:

"你们真得好好感谢那个时代。1990年代初,中国的高校仍处于蓬勃向上、健康稳健的发展期,工具理性、实用主义、学术腐败,行政化之风还不曾完全浸染、侵蚀大学校园,老师们踏踏实实做学问,专心致志教书;校园里书声琅琅,弥漫着清新淡雅的缕缕书香。你们更应该感谢咱们中文系,为你们预备下了那么优异的师资,那么齐整的教学团队。那时,鲍延毅教授,王希文教授,刘剑锋教授等各位先生,都亲登讲台,传道授业,舌耕不辍。他们当年的音容笑貌宛然如昨,老师们在讲台上的风姿和气韵想必你们也不曾忘却。那是师专阶段中文系的鼎盛时期、黄金时代。当时中文系的学生数占了全校的三分之一,正可谓三人行必有我生焉。学校里的各项比赛和活动,我们都稳拿第一。那时考上枣庄师专没什么了不起,但你是中文系的学生,多少就有些自傲自矜。那时,你们正值青春年少,老师们也意气风发,年轻的中文系开风气之先,独领校园风骚。那些年的时光真的很美好,值得我们留恋和回味。 "

        我真地不知道我们是这样幸运,感谢那个时代,让我们在健康的环境中安静求学,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我们没有给母校丢脸,我们都以昂然进取的姿态奋斗在职业岗位。

       "我们回来,是因为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放飞理想的地方;这里有我们青春的苦闷,少年维特式的烦恼,有我们曾经的困惑和迷惘,她是我们记忆中的伊甸园,更是让我们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受到了文学的熏陶,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了解了先秦诸子、汉魏风骨,浪漫主义和后现代,懂得了诗意人生,学会了独立思考。从此,我们才拥有了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并用它去生活、去做人,去影响他人、看待世界。因为与枣庄师专结缘,我们才拥了有别样的人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是枣庄师专改变了我们的人生! "

      是的,师专给了我很多,那两年,我仍然在进步,有幸师从鲍延毅教授、刘剑锋教授等各位先生,后悔当时还用功不够,还没有更靠近他们,让学业更上一层楼,但师专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让我在工作上一帆风顺,没有过踌躇彷徨。在庸俗清贫的环境中,我心如止水,我知道我要什么样的人生,没有停止读书思考,始终没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诗意地活着,用我的语文阵地影响我的学生们——人活的是高贵的灵魂。

        其实,老师们关注的不是你们做多大的官,拥有多少财富,有什么显赫的地位和名声;老师们关心的是你们的工作是否顺心,生活是否幸福,家庭是否和睦,对家国是否尽到了职责?老师们看重的是你们所学的专业丢了没有?那一缕文脉到底有没有失传?那颗人文的种子是不是还一直藏在心间?母校对你一无所求,你又何必羞愧于没有成名成家;老师只盼你们平安,岁月静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你们是母校的孩子,回家了,她会把你们不分彼此一起搂在怀里! 

        这段话非常令我感动!相信大家有和我一样的心情。我已经做了二十年老师,每次送走毕业的孩子,我给他们的话都是”祝你们一生平安幸福!“正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做老师不知老师心,殷殷期望,深深祝福,浓浓爱意,酸出泪水。老师们,我们工作顺心,生活是幸福,家庭和睦,你们放心,即使我们作不顺心,生活不幸福,家庭不和睦,对家国也要尽到职责,我们所学的专业不会丢,那一缕文脉没有失传,那颗人文的种子还一直藏在心间,还要不遗余力地传下去!

       “我在中文系、文学院学习、工作了三十四年 ,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干了整整二十年,我的青春奉献给了她,我的激情抛洒给了她!可以说,我比任何一位中文系校友都更热爱中文系,更关注她的转型和改革,更关心它的建设和发展。母校是我们共同的摇篮,中文系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说不尽绿叶对根的情意,诉不完儿女对母亲的依恋! 岁月如河,生命如歌。慢慢人生路,让我们且行且珍惜。致敬——枣庄师专!致敬——中文系!致敬——为中文系、文学院做出贡献的师生们!”

        董老师为中文系的发展倾尽毕生心血,师专,师生,枣庄教育,感谢他!致敬——枣庄师专!致敬——中文系!致敬——为中文系、文学院做出贡献的师生们!致敬——董老师!

        用我们的心一起高呼:衷心祝福祝愿我们的母校青春永驻,同学们幸福平安,老师们万事胜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