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内陆最低点——艾丁湖

标签:
旅游 |
分类: 踏遍青山 |
西北纪行 二十九
世界内陆最低点——艾丁湖
参观完吐鲁番博物馆就奔艾丁湖而去,天空还飘着雨星,经过一个小时的行驶到了。这里的门票30元,大型的旅游团一般不会把这里定为一个点,散客又嫌路途遥远,所以游客稀很少。现在还这样,其他季节恐怕要“归零”。这里的规划和基础设施还可以,由于游人少,也趋于崩溃。景区的工作人员是一家人,待人很客气。她说,你们很幸运,这几天不热,从来没有这样凉快过。
进大门后我们就朝湖边走去。青青的芦苇坡在微风下碧波荡漾,太美了!
艾丁湖,位于吐鲁番市南50公里的恰特卡勒乡境内,是吐鲁番盆地中央一个大型盐湖和毗邻和微咸到咸水沼泽。艾丁,维吾尔语意为月亮。艾丁湖,意为月光湖。因湖大部分是皱褶如波的干涸湖底,触目皆是银白晶莹的盐结晶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酷似寒夜晴空的月光,故名。
艾丁湖是中国最低的湖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南部。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公尺(511尺),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湖盆东西长约40公里(24.8哩),南北最宽8公里(5哩),面积152平方公里(59平方哩),平均水深不到0.8公尺(2.6尺),水位变化很大,面积很难测定。湖水主要由火焰山的泉水、坎儿井水以地下水形式补给,地表径流主要来自白杨河经托克逊灌区后的馀水。因此在冬季灌溉需水量不多,蒸发量减小时入湖水量增加,水位升高。夏季灌区用水量多,入湖水量减少。湖水位年最大变幅在45公分左右。由于蒸发强烈,夏季湖水矿化度高达210克╱升。目前湖的北部已逐渐干涸,湖盆残留大片盐壳。随着河流上游兴建水库,农田冬灌普遍推广,湖水补给来源将日趋减少。
1949年,水多的时候,艾丁湖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总面积约152平方公里。据1958年航空摄影,湖水近似椭圆形,湖长约7.5公里,湖宽3公里,水深不足80厘米,面积约22平方公里。艾丁湖由三部份组成,周围一圈是湖积平原,宽约0.5一1公里,这一圈含有大量盐类,由于强烈的蒸发,使地表形成坚硬的盐地。中间一圈是盐沼泽,下面是淤泥。湖心是晶莹洁白的盐晶。艾丁湖蕴藏着丰富的盐和芒硝,储量约三亿吨以上,是取之不尽的化工原料基地。为开发艾丁湖的盐和芒硝资源,1959年新建了七泉湖化工厂。该厂生产的精制盐、无水硫酸钠等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国内外,深受用户的欢迎。
我们步行几华里来到湖心标志的地球模型处,在世界内陆最低点合影留念。来到这里标志人生之路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