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2016-09-16 21:59:02)
标签:

旅游

分类: 踏遍青山

西北纪行十三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本来离开敦煌应该去柳园,因为那里去新疆的车次少,于是决定回玉门市,还可以领略一下这座老石油城的风光。因为我记得1956年的小学课本上就有李季歌颂玉门的诗歌。然而,一下车就从出租车司机口中知道错了:这里是玉门新城,老的玉门石油城在新城东面70公里。

玉门是甘肃省酒泉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赤金镇)。1955年建市,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原玉门县从玉门镇(现为玉门新市区)迁至老市区,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1961年市局分家,玉门市改为县级建制。1999年中国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将玉门石油管理局分设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和玉门石油管理局。2002年国务院批准酒泉撤地设市,玉门市被确定为甘肃省直辖市,由酒泉市代管。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获得国务院、民政部、省政府、酒泉市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2006年,玉门市政府搬至向西70多公里的玉门镇新城区,9万居民弃老城外迁。至此,老城、新城和油田基地将昔日的老玉门一分为三。

玉门这座城市于1939811日,第一口油井在此出油,中国从此甩掉了“无油国”的帽子。鼎盛时期,玉门市人口达到13万人。然而,本世纪初,随着石油资源枯竭,油田基地搬至酒泉;人口从鼎盛时期的13万下降至如今的两万,昔日繁华的油田老城如今弃楼遍地,生活在那里的大多是无力外迁的老人、低保户和下岗工人。

现在玉门市辖新、老2个市区和46乡,总人口19万,其中城市人口13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以及与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和谐发展,使之具有发展清洁能源、工业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商贸流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

那么我们看什么呢?酒店的服务员说不远处有一个玉泽公园,景色不错。不用坐公交溜达着就到了。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市玉泽湖公园是玉门市政迁址配套实施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该园占地面积736亩,其中景区部分376亩,绿化面积430亩。自2010年至今,四年间投入近5000万元,重点实施了文化之路主轴景观带、内湖、外湖、新扩湖、广场健身区、休闲亲水区、湖岛景观区、儿童游乐区等30余项改造工程,初步形成一轴、三湖、四区的景观功能区划。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2014年,该市计划再投资500万元,主要实施外湖坝坡及摩天轮周围绿化换土、草坪种植、树木栽植及部分草坪补种、九曲桥亭廊架设,园路建设及摩天轮管理房建设。目前,玉泽湖公园内灯光湖色交融,园路平整、乔灌花结合,烟雨阁、牌坊、九曲桥、仿古水塔、摩天轮、张拉膜舞台等一批精品工程交相辉映,公园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多年艰辛的建设和改造,在一块湿地上建成了楼台亭阁、湖水涟涟、绿树成荫的美丽公园,昔日的沼泽草湖滩,今日成了玉门市民休闲、娱乐、垂钓的好去处。

玉泽湖公园改造建设碑记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玉门新景——玉泽公园

欣逢盛世,民殷物阜,市政迁址,千筹并举。世纪之初,玉泽凿建,油城儿女献力,塑荒坡,植林木,规模初成。2010年市委市政府顺民意二次启筑公园,万物肇元,百废俱兴。改造之际,时任玉门市委书记雒兴明、市长宋诚及四大班子领导,殚精竭虑、运筹谋划、亲躬垂范,城建绿化职工苦战奋争,戮力同心,凿湖筑岛,汇水连衢,建亭架桥,育花种草,做人为胜天工,化贫瘠为神奇。公园四处巧匠云集,洒汗献力,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帮扶共建,历时数余载,竣雅园千亩。古郡添丽景,德政暖民心。

入揽斯园,但见绿树间绕,青柳锁岸,波光潋滟,草木葱茏,熠熠乎烟雨映月,泱泱兮桥曲浮珠。景区林涛翠如碧,瑞草繁茂;雅园四季花烂漫,争艳斗奇。求科学之发展,偕生态之文明。

史墨多情,造化有功,抚今追昔,沧桑巨变,市容更新,百业昌隆。兹以工程告竣,谨勒贞石,上承铁人之潜德幽光,自强不息,递传百年盛名;下启后者之聪明睿智,与时俱进,谱写万世华章。书此以志,是……

中共玉门市委 玉门市人民政府

二零一三年三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河落日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