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花拳的经卷与信仰

(2006-12-03 21:37:40)
标签:

文化

分类: 天下梅花
 
 
 
梅花拳的经卷与信仰
 
  “梅花拳”所具有的秘密宗教性质从其经卷中也能分析出来。梅花拳的主要经卷是什么呢?我们所看到的一部重要的经卷上面没有标题。在梅花拳内部称其为《根源经》。这部经卷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皇极宝卷》,也就是从《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还乡宝卷》(以下简称《皇极经》)中摘出的内容,只是分量被削减,只剩下《皇极经》的百分之五十八。《皇极经》是谁撰写的?属于何种性质?何时出现的呢?说法有好几种。日本的泽田瑞穗认为是江西省绕州府的黄德辉所创立的。黄德辉出生于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在湖南省传播金丹道,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被逮捕,十五年(一七五零年)死于狱中。泽田瑞穗认为,黄是创建“无为金丹道”的罗教第九代祖师,因此它应是罗祖的无为教,《皇极经》是“无为金丹道”的经卷。若按此说法,《皇极经》的编撰年代应不早于雍正十年。李世瑜认为《皇极经》是园顿教的经卷。园顿教是何时创立呢?一般认为是明末天启四年(一六二四年)创立的。如果这样的话,《皇极经》的撰写年代应不晚于清朝康熙年间。然而美国人思赞·拿库因(音译)却有独特见解。他认为《皇极经》在一五二三年已被印刷发行,这一经卷对王森的闻香教的成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哪种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呢?无从行知思赞·拿库因的说法是依据什么。我也不赞成晚于乾隆年间被撰写的说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们发现的对梅花拳佛祖的《请文》中,记载的梅花拳第四代邹文聚、蔡光瑞、孙盘龙供佛请文之事均在康熙年间,最晚也在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因此,《皇极经》的出现理应不晚于雍正以前。关于《皇极经》的内容,我赞成泽田瑞穗的观点,应该看作是属于“无为教”的一支。无为教也就是罗教。《皇极经》中多处记载的无生老母将弥陀遣到下界的内容,在《根源经》中转化为“无为老祖”救度众多贤良。这些全部是属于罗教的内容。
关于梅花拳是罗祖无为教中的一支,证明有不少。例如,分布在直、鲁、豫三省的梅花拳供奉的牌位都是“天地君亲师”。罗教传到浙江杭州时供奉的也是“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并且梅花拳是从江南的徐州府向北传到直、鲁、豫的。另外,梅花拳中有辈分师承关系。梅花拳最初立的是二十字辈。这个二十字辈与罗教的二十四字辈相似。罗教的二十四字辈是:“清净道德、稳诚佛法、能仁智慧、来自本性、元明兴礼、大通文学”。梅花拳的二十字辈是:“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前者融合佛教、道教的教义达到了“心性元明”,而后者则舍弃了佛教的“明心见性”,全部引入了道教邱处机的龙门派口诀。但是,这个口诀并不是明末创立“梅花拳”时就有的。乾隆年间梅花拳第八代张从福来到北京,时常会见白云观的守明道士,当谈到两人均属梅花拳第八代时,这个守明道士给了张从福四十字辈的口诀。上文二十字之外的二十字是:“至礼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维懋、希微衍自宁”。
《根源经》的第二部分是《无字真经》。所讲内容是领法古真佛(指张三省)在江苏省铜山县小张山“创立文武大法”,续法离利佛(指邹宏义)继续传法,从江南传到了北方。经卷中还有“灵山赞”“送香歌”“五更佛歌”“拜船歌”等。这部分经卷的内容有两点应注意。第一是当中有供奉祖师的炉香的记载。这是梅花拳拥有“文场”最早的明显证据。第二是供奉的神灵已有了若干的变化,对弥勒佛也显示出了崇敬,“源祖是改头换面的弥勒佛,传大道,按阴阳,入圣超凡”“等待弥勒来临收源”。当然,其最高神灵乃“无生老母”。弥勒佛拯救了九十二亿贤良,回到云城之后,赴灵山,“在无生老母面前谈法、论道、讲玄”,据说当时是“三阳泰、九莲开、星宿当权”之时。
第三部分是《佛说一字根源真经》。分为十二品,讲述的都是老祖显现的幻想世界的事情。末劫已经来临,“诸佛长行,参拜老无生”,救度元人回归云城云云。最后部分无生老母“修十二封家书”,送往东土大地的男女,让他们回到故乡的家中拜见本来的祖先“无生老母”,团圆聚会。《根源经》信奉弥陀、无为(后来加上了弥勒),把无生老母置于最高地位,这些都是罗祖的“无为教”的信仰。
注:以无生父母(老母)为父母在天上的皇胎儿女(元人=人类),被下放到东土大地。因在红尘世界执迷不悟,诸佛临凡将九十二亿元人救回天上老家(真空家乡)=收源。这是宝卷中讲述的救济论。
   摘自路遥《中国的家庭·农村·诸神》
(  日文版,日本东京东方书店1990年12月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