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个人体会

(2011-08-23 17:12:13)
标签:

杂谈

内眦赘皮矫正术的个人体会

日志原文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113&id=13034061&sty=1&tpg=1&age=0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1/7/14/23/11e1dacaf9bg214.jpg

开内眼角的术式有很多,粗略估计也不下十几种,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应症的把握,不同的情况要选择不同的术式。如下这例患者就是在一期做双眼皮手术时同时开内眼角,由于选择了不适合的术式而导致的内眦处瘢痕增生,反倒更显得内眦赘皮严重;在我院修复过程中选用了倒“L”形切口,充分松解内眦处瘢痕,得到了比较好的术后效果。

我个人体会:

1、在内眦开大的手术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张力的方向,根据方向来选择术式;

2、内眦角的最内侧不可超过眉头的垂线,否则会显得两眼间距过近;

3、泪阜最多暴露2/3,否则会显得眼睛“无神”;

4、内眦角的设计要比两眼长轴的水平线稍偏下一些,会显得比较自然。


关于内眦张力的方向问题

1、垂直方向的张力过大,会导致“蒙古皱襞”的出现,可以考虑用V-Y推进、Z改形或横切纵缝来改变张力;
2、水平方向的张力过大,往往会出现睑裂短小的情况,这时就要以内眦角的移位为主要目的,可以考虑用倒“L”形切口,使内眦角向内侧移位,以缩短眼间距;
3、垂直、水平方向都存在张力,我的经验是分别延长"L"形切口的两臂,上臂加横切纵缝、修掉“猫耳”即可,下臂以能够支持内眦角移位的长度即可。第一个病例就是用的这种设计。

http://185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1/7/13/5/11e1d659231g215.jpg内眦韧带的处理

对于这个问题,我最早也很担心,但是在实践中逐渐观察,我发现用于美容外科的内眦手术大多不用对内眦韧带做太多的处理。
我现在对内眦韧带的常规操作如下:
1、对于单纯的“蒙古皱襞”,内眦无需移位者,不做内眦韧带的处理;
2、对于需要将内眦角向中线移位者,只做单纯的韧带褥式缝合,不做缩短。
衡量标准如下:
在不考虑“蒙古皱襞”的情况下,内眦间距如果小于34mm,或内眦角间距小于双侧瞳孔间距的1/2的情况下,可以不做内眦韧带的处理;否则,就做丝线的褥式缝合,缩短内眦韧带,保证前支对板前组织向前方的拉力。 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1/7/13/5/11e1d68a663g21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