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与中国,隔着喜马拉雅山,因为近,所以一直没去,没料尼泊尔经历了一场大地震,于是3月8日,当我和我的好友来到尼泊尔,看到的是尼泊尔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变成了废墟。
尼泊尔,全称尼泊尔联邦共和国。
历史上,尼泊尔经历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也有向中国称臣的历史,也曾是英国等国的殖民地,现如今说是联邦共和国,就导游的话来说:现在我们有62个“国王”。
导游说62个国王其实是戏话,其实是他们国民的一种无奈,尼泊尔现在政党纷争,领导多元。
作为游人,无法太多关心人家的政治,除了观光还是观光。
尼泊尔的历史文化离不开宗教,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在尼泊尔诞生,但因为尼泊尔历史上遭受印度的占领并有相当长的时间,印度教一度还成为尼泊尔的国教,以至于现在印度教在尼泊尔还占有相当的地位。
尼泊尔国旗图案
和以前一样,第一次到一个国家我都喜欢阅读他们国家的国旗以便了解。
瞧,尼泊尔国家的国旗很特别,它是世界上唯一非矩形的国旗,由两个大小不同,上下叠加的三角组成。旗面的红色是他们国家的国花红杜鹃的颜色,旗边的蓝色代表的是和平。上三角形旗中间是白色弯月和星,代表皇室。下面三角形中的白色太阳图案来自纳拉家族的标志,太阳和月亮团也代表尼泊尔人民期盼国家像日月一样长存的美好愿望。两个旗角表示喜马拉雅的两个山峰。
此行尼泊尔共九天。从上海出发到香港转机再到尼泊尔的首都加德满都,到达加德满都时天已黑,所以也搞不清窗外的状况。
第二天早餐后坐上大巴,哇,窗外的加德满都让我无比惊讶……!
加德满都
瞧,这就是我坐在大巴上透过车窗看到的加德满都:汽车+泥潭+坑坑洼洼的路面,还有漫天的灰沙……。
加德满都
这不是照片的过曝,而是漫天的飞舞的灰尘染白了画面。照片上看到的是路边给水点,一个妇女在盛水,边上放的是盛水的水罐。
感叹之余我只能说,印度德里大街上到处可见牛与牛粪,在这里,牛与牛粪相对少些。
跪拜者
出发前开行前说明会,领队再三嘱咐:你们一定要记得带上口罩。确实,如果你站在大街上不戴口罩,一会儿就会感到嘴里有悉悉索索的泥沙并且喉咙干燥。
生活在漫天飞舞的灰沙中,只见加德满都大街上的人差不多都带口罩,就连开出租车的司机坐在车里都带上口罩,瞧,在大庙前一步一磕头的虔诚信徒也带着口罩在一叩一拜。
漫天飞舞的灰沙让加德满都变得乌烟瘴气,感觉比雾霾厉害得多。当地导游不得不说,他们国人的寿命从过去90-100岁,变成现在60-65岁就差不多寿终了。
人的生命来自大自然,环境被污染,人类必将付出生命的代价。
尼泊尔本有来自喜马拉雅山上最洁净的水源,如今到尼泊尔,最大的问题是水,要喝水,去商店买净水。
在奇特旺野生动物园
奇特旺属于尼泊尔的乡村,到达尼泊尔的第二天我们先去奇特旺。
从加德满都到奇特旺有180公里的山路,一路的环山路上下颠簸得厉害,漫天飞扬的灰沙最厉害的地方能见度只有两三米,我们的大巴在路上开了整一天,到达奇特旺已是太阳西下时,感觉这一路的颠簸比在肯尼亚去马赛马拉的路还要艰辛。
奇特旺雨后彩虹
到奇特旺的当晚下了一场雨,第二天早上起来感觉环境和空气干净许多。
奇特旺有野生动物园,我们骑大象,乘坐独木舟,还看到了犀牛,鹿与鳄鱼等。
奇特旺的雨后彩虹同样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的光。
火历节点火仪式
在贫穷落后且有点原始的奇特旺恰逢他们的火历节,让奇特旺的旅程变得多彩起来。
雨后奇特旺
就环境和空气来说奇特旺远好于加德满都,我们的地陪导游巴比没结婚,还在寻觅中,我说:“巴比,其实在奇特旺找个姑娘也不错,奇特旺的空气比加德满都好……。”没料此话让巴比不高兴了,原来巴比在加德满都长大,对生活在加德满都的人来说奇特旺属于乡下,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
博卡拉雪山
从奇特旺到博卡拉的路面相对好些,然博卡拉的雪山风光是尼泊尔人的骄傲,也是最惊艳到游人的地方。当清晨天还没亮我们就来到山上等待日出,但能不能看到日出全凭运气。
雪山对我来说看了不少,然博卡拉的雪山风光确实让我感受到来自喜马拉雅山的气息,我很喜欢。
博卡拉费瓦湖
博卡拉的费瓦湖名声在外,在费瓦湖上荡漾,那是享受蓝天与白云的对话,此刻身处费瓦湖,感觉终于有了一片可尽情呼吸的地方。

洒红节
在博卡拉,我们遇到了他们一年一度的洒红节,这天,博卡拉的街头巷尾,公园广场,一张张被各种颜色涂满面孔的人们,他们集会,他们狂欢,他们把交通堵得水泄不通,瞧,老外也疯狂……。
这天,我和我的同伴在街上也被红颜色洒得满头满身都是,晚上洗澡,哇,淋下的水在浴缸里就像血水,彤红。
猴山顶俯瞰
那天我们到猴山顶,猴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区的全景,这天太阳高照,然俯瞰城市,感觉还是灰蒙蒙的。
途中,车上拍
从博卡拉到加德满都的途中依然是灰沙漫天。
在尼泊尔的那些天常会有置身在印度的感觉。因为尼泊尔的女人和男人穿着与印度十分相似,特别是女人,也穿纱丽。
尼泊尔人喜欢吃那种带香料的饭菜,这和印度的餐饮习惯差不多,有一晚上当地旅行社安排我们吃尼泊尔餐,当走进餐厅闻到那股香味,我把午餐都一起吐了出来。
尼泊尔与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看到跑在路上的大卡车大多为印度造。
加德满都老城
结束博卡拉的旅程我们到杜里凯尔,在杜里凯尔住了一晚,第二天回到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说是首都,其实是脏乱差的集中地,而老城更是破败不堪,脏到无以言表。
但老城曾经的辉煌无法掩饰,
而无论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可以拜拜的佛龛,
可以看到宗教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延续,瞧,这露天佛堂香火一样旺。
加德满都老城如今还在沿用那四周已经发绿变黄的老井,居民在老井里打水,说是井水干净可以喝。
其实老城原来有许多的地下水眼,只是现都已干枯。
老城里开店,一家家小店在卖看不上眼的杂货,还有小商小贩干脆坐地售货,瞧,出售瓦罐的商贩席地而坐,一样认真地做着她的生意。
灾后的杜巴广场成了大工地,砖瓦,脚手架成为风景……。
不过佛还在,信仰还在,
杜巴广场还有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幸福无比。
最有意思的是人活到85岁在尼泊尔就被认为成了神仙,瞧,一帮儿孙们抬着神仙在杜巴广场敲锣打鼓庆贺游行,我问当地导游:那跟在老头后面也被抬着的老太如果不到85岁算不算神仙呢,如果不算,那便是人和神在一起吃饭睡觉,感觉不是很奇怪吗?导游不知如何回答,瞪了我一眼:你这个人问题真多。
尼泊尔是个容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教派的国家,尼泊尔古城拥有上千年的寺庙,皇宫……,这便是尼泊尔还能够吸引人的地方。
烧尸庙
在加德满都的那天早上,我和同伴去了行程之外的烧尸庙,一个印度教徒去世后火葬的地方。
尼泊尔导游告诉我说,在尼泊尔现在有天葬,火葬,水葬,土葬,根据不同家族,不同宗教信仰,会有不同的选择。
坐在广场边上的老人
如果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当下的尼泊尔人平均只能活到60岁左右。
在杜巴广场
在尼泊尔的那些天,我不为因地震倒塌的建筑,那些个皇宫寺庙而惋惜,我是因那被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空气和水影响到人的健康和生命感到深深的遗憾。我想,如果我们国家不再加强环境保护,不再对水资源进行管控,对大气污染源排放控制与治理,那我们的国家总有一天也会像尼泊尔一样,那通向天堂的路不再遥远。
希望尼泊尔的天能湛蓝,河水有一天能清澈,我们去不用再带上口罩,信徒们可以拿掉口罩念:妈咪妈咪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