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告国门
我去东北,到牡丹江时我顺道去了已经属于俄罗斯的海参威。
我到丹东,顺便去了朝鲜。
这次来到瑞丽,就想去缅甸瞧瞧。

缅甸,如今全称叫缅甸联邦共和国,缅甸除与印度,孟加拉,泰国,老挝为邻,就与我国接壤。瞧,通过上面320国道标志图就可以看到中国与缅甸接壤的路线有多长。
缅甸国旗图案
秉承第一次踏上一个国家的国土会认真阅读该国的国旗的习惯,到缅甸也一样。
缅甸新国旗:黄绿红三色,绿:代表和平、安宁、草木茂盛、青葱翠绿的环境;黄:代表团结;红:代表勇敢与决心。白五角星;体现坚强联邦永恒不坠。
从国旗上没读出什么厚重的内容,作为一个小国,事实上缅甸在1948年才独立。
国门边水道,水道右边是中国,对面是缅甸
关于中缅边境的故事听了许多,来到瑞丽,当我们住进一家属于部队的宾馆,在看到接待台上放着中缅边境一日二城游的单子,感觉完全可以放心联系并拜托。

付了正常费用,也满足我们独立成团的要求,没料第二天经理大人带我们来到一处砂石运送码头,哇,一条破旧的木船,这就是送我们送去缅甸的交通工具。突然,我们发觉远处有人朝我们招手,呵呵,原来是我们在一寨两国遇到的一位大姐,她也被一家旅行社送了来。
踏上缅甸的国土,漂亮的导游小姐对我们说:你们这是走私过来的。
哇,走私,我们无意中被走私了,我们无语。

木姐市
“走私”到缅甸,上了一辆我们的包车,哐当哐当,在我们中国绝对是要被报废的小巴,车子发动,那四面铁皮都在响……。
木姐市,缅甸的第二大口岸城市,然所有的建筑,房屋,道路,城市环境……,与我们一墙之隔的瑞丽天差地别。
木姐市,没有公交,马路上,除了摩托,就是三轮车,三轮车也是他们的出租车。

木姐市没有高楼,像这栋有美的空调广告牌的房子就算是很不错的建筑。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电信木姐营业厅。在缅甸,许多工程都是中国在帮助建设。

行程中有木姐市容观光。要说市容,街道路面脏乱差,车子乱停乱放。于是导游小姐带我们来到木姐最大的自由市场。
自由市场,感觉与我们的菜市场差不多大,虽有卖衣服的,卖化妆品的,卖杂货什么的,似乎没有东西可让我们驻足。

出自由市场,沿街都是小吃摊,一个个帐篷下,放着塑料桌子和板凳,俨然也放有餐巾纸。

敞开的熟食摊,感觉生意还不错。

走在没有公交的道路,然嘟嘟小巴+大货车……,来来往往却也让尘土漫天飞扬。
导游说,在缅甸,道路都是私人修,所以道路坏了没人管,收费却也照样收。可一路我们看到警察也在收过路费,当我们的驾驶员交给警察10元人民币,警察笑哈哈。导游说,我们坐的车挂的是中国车牌照,警察收了钱,就不管这车是否合法或私车,收的这钱对警察来说就是外水,警察要是没外水怎么行。

都说越南当下很腐败,缅甸感觉也一样。呵呵,关于腐不腐的问题对我们不讨论,撇开城市环境等,就瞧瞧路上行人也是一景。
感觉缅甸人的穿着与印度人很相似,瞧,男人也喜欢穿“裙子”,一块花布把下身裹起来,不过他们叫“笼基”。

女人也是花布一块,与男人穿笼基差不多,只是被叫作莎丽。
和越南人差不多,这里的男人和女人也都以白为美,都怕被晒黑,于是女人出门干活都爱打把伞,瞧,照片上,一条扁担,两个竹篓,不忘打把伞。

在缅甸,特别是怕晒黑的年轻男女出门都会涂上防晒霜,不过他们的防晒霜很特别。瞧,这小孩脸上涂的花泥在缅甸就被叫作防晒霜,是用一种树枝磨成粉,然后合水抹在脸上。

瞧,这女孩也是一张小花脸。
根据导游介绍,用这粉涂脸,能防晒,还防长青春痘。一路上我们看到不管是男是女,都被这防晒霜抹成了大花脸,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瞧,他们还喜欢头顶芭蕉叶做的斗笠。那天我们进寺庙,带上寺庙给游客准备的这样的芭蕉斗笠,嘿嘿,在炎炎的太阳下感觉还真凉快,。

缅甸四季都热,所以他们喜欢住这样的竹屋。

缅甸信封佛教,缅甸人有钱就喜欢建造寺庙,寺庙的建筑远比民宅要好得多。

他们建竹屋,竹楼,连佛像也用竹子编成。

我们到木姐市,然后又到南坎。

在南坎的云峰寺里,各种佛像,各种题材的场景有许许多多。

这种具有宗教题材和故事的画面让我们感觉这就是一个佛的世界。

这巨大的南坎坐佛看来确实十分的震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缅甸人是活在佛的世界里……。

如果说南坎没有可圈可点的建筑,那寺庙确实是可以值得光临的宝地。

行程中有自费项目:人妖表演和民族村,我们没去看人妖,而是来到了布岛山庄。

来到布岛山庄,看到门口挂着:热烈庆祝中缅边境旅游12月16日开通的横幅。

其实这是一处人工山庄,当看到这几个长脖子,套圈圈的女人,除惊讶之外感到这其实是对人的一种折磨,如今的布岛族其实已经不要求女人脖子上套圈圈了,她们被套,完全是为了生活,为了能招揽游客。

里面有孩子的表演,简单到没什么观赏价值,可导游还说不许拍照,而最后的压台戏还是那三个套脖子女人的走步。
木姐,南坎,在一个不发达且还落后的国家,想要愉悦游人确实也难。

当车子再路过这里的高姐国门,我们还是不能从国门堂而皇之的出去,因为我们到缅甸走的是私道,回国还得从私道走。
此行缅甸,如果说我们是被走私了,那也可以说在中缅边境走私是何等的容易。导游说,送你们走私,旅行社可以多赚钱,至少他们省了签证费。

根据导游说,缅甸现在许多孩子上不了学,在中缅边境有的会到中国来上学,因为中国不收他们的学费,但只能读到三年级,三年后他们还得回本国去念书。
漂亮的女导游告诉我们说,她是中国人,祖父是战争时期来到缅甸的,如今在国内已经没有亲人了。她说她喜欢中国,想找个中国小伙子,但她说很难。
一衣带水的邻邦,到缅甸对我来说只是匆匆,当我们踏上自家国土,我们深深感到我们能生活在中国是多么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