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期半个月的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之行可谓收获满满,我们穿越地中海,死海,红海,我们在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理念,不同民族间游走,在被认为不太太平的中东地区穿梭,也看到了以色列,约旦,还有巴勒斯坦的当下。

阿航显示屏上的画面
我们乘坐阿联酋航空的飞机,先从上海到迪拜,再转机到约旦的首都安曼。
对我们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乘阿航的飞机,上次我们到迪拜再去南极乘的也是阿航。

春节后立马出行能获得相对便宜的机票,在冬季去那边也是最佳季节。
上海到迪拜差不多要九个小时,当飞机后背座椅上的显示屏显示飞机快到迪拜时,睡眼惺忪的大家立刻兴奋起来。

到迪拜机场已是半夜,可机场依然热闹,因为迪拜机场是24小时营业。

重新登上阿航的飞机,我们先到约旦。

当到约旦首都安曼下飞机时,映入眼帘的已都是“包头女”。
约旦属于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信奉伊斯兰的妇女出门不可把头发外露,好在约旦不像伊朗,不会要求外国女性包头。

从某种意义上说约旦“活”在中东不容易,约旦80%的土地是沙漠,资源贫乏,还要考虑与中东各国的关系。
从机场出来我们乘上大巴,一路看到那些建在山上的房子外立面都是方方正正的那种。
在酒店俯拍
进入市区,房子的颜色和形状依然大同小异,没有色彩,方方正正。原来安曼人喜欢用他们当地的一种叫马安石来建造房子,所以建好的房子颜色相同,外形也差不多。



没有特色建筑的约旦吃的饭菜也很简单,蔬菜+酱料+面饼,和我们在伊朗,土耳其吃的东西差不多,并且也喜欢在饭菜里加香料。
约旦通货膨胀,但其它东西可以涨,作为主食的面和饼不许涨,导游说不涨价的原因是政府怕老百姓不满,为之政府给面粉商贴钱以保民生。对于政府的惠民举措,有些老百姓却借机拿饼来喂牲口。

那天早上我们起来走到大街上,看到垃圾筒边上的垃圾袋里有不少被丢弃的面饼,哇,感觉这“不值钱”的面饼真的不被珍惜。

从地图上看,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互为邻里,却又犬牙交错。旅途中,我们看到,尽管眼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中间建起了隔离墙,但事实属于巴勒斯坦的一些地方如今还被以色列在管辖,而圣城耶路撒冷曾经属于约旦,后来被巴勒斯坦占领,如今一部分又属于以色列,这无论从国家,从地域,政治或军事上,感觉这地区确实是个极容易纷争的地方。

我们在约旦的安曼住了一天,去过古城杰什拉后过境到以色列,在过境处,我们看到就一个栏杆把两国隔开。

一边竖着约旦国旗,

一边就能看到飘扬的以色列国旗。

不过进入以色列,我们明显感到以色列与约旦的不同,简单的说,就是比约旦要富有,要现代。我们刚坐上大巴,导游就对我们说,车上有wifi,你们可以免费上网。哇,大家高兴起来,呵呵,一路就是不看景,能免费上网也不错,发微信回国,和家人联系都不用花钱。

一条约旦河,链接着约旦与以色列,约旦河,也可以说是约旦与以色列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命脉,由于以色列地处约旦河的上游,而约旦80%是沙漠,严重缺水,以色列处在上游,实际也就构成了对约旦的控制,如今两国达成协议,以色列必须保证约旦一定量的水源供应,但实际上这些量对约旦来说远远不够。翻译告诉我们说,他家平均月收入3000,可用于水的消费要花1200,所以在约旦就有水比牛奶贵的说法。

我们坐在大巴上,隔着约旦河,看到了河对面著名的戈兰高地。哇,这里曾经是子弹枪炮飞溅的地方,如今在这里已经听不到枪炮声,戈兰高地如今就像约旦河那么的平静。以色列导游说,以色列如今控制戈兰高地是为了和平。

大巴在公路上飞驰,眺望窗外的原野,连绵的橄榄树,还有远处宁静的戈兰高地,让我们觉得这里还安全,没危险。
约旦杰什拉古城
为期半个月,我们从约旦到以色列,再到巴勒斯坦,然后从巴勒斯坦回以色列,从以色列到约旦后回上海。作为中国公民,到约旦享受落地签证,而以色列是要事前签证的。
佩特拉古城
约旦虽小,却是个有历史故事,又有地质地貌的国家。佩特拉古城是约旦旅游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们从安曼到以色列,在提比利亚,我们做大木船游加利利海,

船老大在船上特为我们升起了五星红旗。

我们去靠黎巴嫩边境的Rosh Hanikra,乘坐缆车下溶洞观蓝色洞穴。

我们去有五千年历史的阿卡,进入当年十字军留下来的地道。

我们到海法,在依卡梅尔山俯瞰大同圣殿……。

我们在特拉维夫晚上逛街,突然看到我们国家的大使馆感到无比兴奋,原来我们的酒店与使馆距离很近。

我们去精致的雅法古城,同伴看到这里的市民和狗狗,拿起相机就咔嚓。

我们在耶路撒冷住了三天,进入耶路撒冷这天正好遇到安息日,让我们领略了犹太人是如何过安息日的。

自然这种犹太人典型的富有民族和宗教意味的装束也成了我们的兴趣点。

此行我们走了许许多多地方,要写的东西也太多太多,一心想把我走过的,看到的都一一写出来,可在这里,我又要说了,容我以后慢慢道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