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方体育中心 观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决赛

标签:
旅游美图14届世游赛东方体育中心游人新华跳水金牌体育 |
分类: 本国之旅 |
夜幕下的东方体育中一角 弯曲的人工湖如月亮
7月18日因好友相约,我来到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去观看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的男子跳水1米板决赛和女子10米双人跳水的决赛。
东方体育中心座落在上海浦东,坐地铁6号线和8号线可以到达,因为赛事是在下午两点,我吃过午饭去乘地铁8号线,进站时发现,原来济阳路站已改成了东方体育中心站。
当从东方体育中心站出来,我立刻看到不远处飘扬着一大片参赛国的国旗,哇,那场面,那阵势……!
记得去年上海世博会场外也有这么一大片飘扬着参展国国旗的“阵容”,可惜尽管我参观世博十几次因为没从那大门进出,结果没能留下那壮观的场景,如今因为世游赛
,让我有机会重新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感觉特别的兴奋。
为了今天的上海第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海花了两年的时间,耗资20多亿人民币,才打造出了如今被称作“海上皇冠”的东方体育中心。
当通过安检,进入体育中心,当我看到那可容1.5万人的主场馆,还有可容5千人的游泳馆和跳水池,我不得不说东方体育中心无论从立面,还是建筑结构上完全比北京的水立方要有过之,无不及,她们漂亮,她们现代,她们壮观……!
看着体育中心场馆的景色,我突然后悔自己没带上单反相机。上海这几天天气比较炎热,我想偷懒,想携带轻便些,于是就把傻瓜机揣在了包里,没想到这里完全可以属于拍摄建筑的最佳实践区。没办法,既然带着傻瓜机就只好傻拍了。
可以说,东方体育中心里的三座现代建筑同在一个天地间作了恰如其分的完美融合,她们外观大气,线条流畅,并且从不同角度又会展示出不同的效果,它们完全不像水立方需要靠夜晚的灯光来打造。
在“海上皇冠”前留个影
由于体育中心的建筑让我痴迷,以至于当我走进跳水场馆,男子跳水1米板决赛已经开始。
一米跳水不高,却需要运动员在不高的高度作出优美的动作。感觉中国运动员还是超出了国外运动员,不仅身体轻巧,技巧动作也到位,只是六轮感觉很快,不到一小时就决出了胜负。最后一米板的跳水冠亚军都属于我们中国,冠军是李世鑫,亚军是何敏,季军属于德国的罗森伯格。
领奖台上,他们面对升起的五星红旗,观众也都起立……。
完了记者们跑到他们面前,阵势自然不用多叙……。
冠军李世鑫被记者们围着采访,话筒,相机全都对这他……。
围着第三名德国运动员采访的大多是国外记者。
当他们朝观众席走来,我的傻瓜机终于能拍清了他们微笑的脸庞,自然,奖牌不好拿,奖牌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
接下来我又看了女子双人10米台跳水决赛,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高台跳水,特别是女子的。
从天而降的高台跳水运动员的动作会很优美,很有看头。
这次德国派出了强大的拉拉队在场上助阵,他们狂叫,敲打,在场内震耳欲聋,穿黄衣服的就是德国啦啦队。
由于这是在中国,作为主场,当中国运动员上场时那是全场“雷动”,那叫声,喊声完全盖过了德国啦啦队。
中国队员的动作无以伦比,完美得只听到连连的9分,9.5分……,分数遥遥领先其它国家队。
最后的冠军又属于中国,陈若琳和汪皓。
运动员登上领奖台,因为太远,傻瓜机拉过来的照片面孔不清晰。
场上又一次响起中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
此时夜幕开始降临,大屏幕上显出了陈若琳和汪皓正在唱国歌的脸。
尼康这次作为赞助商,到处露脸,就连记者摄影师们穿的背心都属于“尼康”。
她们终于走到观众席前,让我有机会拍下她们。
对她们的采访还在继续,
此刻看到大屏幕上的时间是18:51分。
走出场馆,看到14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吉祥物晶晶的宣传招贴,一个卡通变形的图案。
小朋友与白兔握个手。
夜幕下的游泳馆更迷人。
立体感更强烈。
近观“海上皇冠”更雄伟
远观海上皇冠更绚丽。
而我,更喜欢这样的效果。
也更欣赏这样的层次。
还好,我的傻瓜机没有辜负我太多,基本效果还是有了,只是与单反相比还差口气。
世界游泳锦标赛属于世界级的体育赛事,我喜欢看与游泳相关的体育赛事,虽然因为身体的原因我不会游泳,但欣赏“泳姿”对我来说永远是种快乐。
体育中心里有演出,看过赛事,走出场馆,可以在露天看台看这样的表演。
当我走到这里,看到桥下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转播车,第14届国际游泳锦标赛从7月16日到31日,我想这车会一直停在这里。
忙着“东张西望”观夜景,当来到公众餐厅,里面已没什么可吃的了,买一杯豆浆7元,算是打发了自己。
当走出东方体育中心,我又看到夜幕下的参展国国旗,只是那场面比白天看到的更加的壮观与艳丽。
第14届国际游泳锦标赛将从五个大项中决出66块金牌,能在家门口看到两场金牌赛事也算幸事。
东方体育中心美,中国运动员的出色表现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