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个世博迷,上海世博园已去了五次,这次从美国回来感觉有点累,且神还没完全缓过来,可忽然想到上海市政府发给我们市民的世博大礼包票子是七月份的,已到七月的最后三天,如果不去就意味着放弃,于是我决定还是前往。
7月29日,上海的气温又上升到了34度,于是想早点出门,赶个清凉,同时又贪图后滩可直达C片区,于是早上乘坐地铁四号线转七号线,来到后滩地铁出口时还不到九点。出地铁口,我突然发觉地铁口新增加了世博短驳专线,呵呵,感觉不错,可以少走十几分钟的路。高兴过后车子在世博入口处停下,来到安检处,没料,排队安检的人已是人山人海。我后悔来得太早,也后悔选择了后滩,好在这次感觉比上次试运行时安检速度要快,半个多小时后我走进了安检通道。

从后滩进入,最先进入眼帘的是“天下一家”,从第一次进世博园我就看到它,可感觉这天下一家总不会超过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等国的场馆,于是也就先忽略不去了,眼下主要精彩的场馆差不多都去了,再加天气炎热,于是决定去天下一家去瞧瞧。
过去觉得天下一家场馆门口没人排队,可这次看到进门口处有十几二十人在排,原来天下一家在搞拍照活动,即在大家等候的过程中给大家拍照,完了每人可得一张照片。
最后的短片把大家进场馆拍的照片放上银幕
排队,拍照,二十分钟后我随工作人员进了场馆。由于外面太热,进入场馆感觉一阵清凉。天下一家以科技节能环保为主题,由奚美娟,姜昆等演员当家庭成员,叙说一个从上海,北京,到米兰的一个现代家庭的生活,最后的短片把大家进场馆拍的照片放上银幕,感觉还挺有创意的。只是结束后让大家到门口去取照时要付25元,不满意照片也可以不要,送一张迷你小照片。我没要那张放大的照片,因为照片上的我身上挂满了包,样子也有点傻,我拿了一张小照片,全当纪念品。感觉天下一家把拍照作为吸引人的手段,赚人气也赚钱,不失为“财道”。

早知非洲联合馆可以直接进入,不需要排队,所以结束天下一家就直奔非洲联合馆。没想到走进非洲联合馆,哇,馆内是人山人海,尽管场馆很大,可由于进去的人太多,并且有些团队导游干脆把人带进联合馆完事,于是非洲联合馆是人满为患。
馆内人满为患。
其实要说参观,非洲各国的展馆都有其特色,只是但凡有章盖的场馆,大多排起了盖章的长龙,我看到一个非洲姑娘手拿两只章,咚咚咚的加速度并有节奏的盖,却也缩短不了盖章的长龙。还有一个国家一个盖章的黑人也许盖累了,就见他长叹一声,然后也不管等候盖章的长队,走了。
正在作画的黑人
非洲联合馆里大多是非洲的一些小国家,而作为经济并不发达的非洲小国,除了农植物,也就是动物了,情况有点大相径庭,有些国家以前只听其名,不知其“内容”,有世博这么个机会让这些个小国展示他们国家的状况也不失世博的意义。
馆内准备表演的黑人
就我来说,不管国小国大,布展状况如何,我都很认真地一一看过。
不过在非洲联合馆里,最热闹的要算那些小商品的摊子。黑人们带来了许多他们国家出产的工艺品,手链,挂件,木雕,玉雕,可谓琳琳琅满目。

要说价格,就我看来并不便宜,因为我去过埃及,南非,感觉场馆内出售的东西大多是当地价格的二到三倍,不过想到如果真是从非洲带来的东西,就运费加人工,是要这价,只是有些东西感觉眼熟,在国内小商品市场也见到过。

在非洲联合馆,最吸引人眼球的,也最震撼人心的是一大圈立体人脸雕像,那巨大的非洲人脸生动地展示了非洲大地上的人们,如果说那是人物的展现,更不如说是艺术的展示。

感觉非洲联合馆在这么大的广场里布置那么多的场馆实属不易,从历史到人文,再到艺术,据说非洲联合馆是由我国出资建造的,确实,在世博这么一个天地间,如果没有非洲诸国,也就不成为世博。
看完非洲联合馆已近中午,这时我看到许多人在场馆内就地“趴下”,有带小板凳,带塑料布的,也有见空地,见角落就坐下的,而我,选折了走出场馆。
晚上英国馆的虚幻外观
来到场馆外,外面的世界简直如同蒸锅,中午时刻,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不说汗流加倍,此刻想找水站一时却没了方向,当看到买冷饮的售货车,我忙走上前:有冰可乐吗……?售货的年轻人拿出一瓶可乐:“对不起,5块,因为卖得太快,所以都不冰了。”无奈,就是不冰也要喝,我付了钱。
中国馆内的动幻片《清明上河图》
步道下,有通风管在在喷冷风和冷水,我找了个地方坐下,吃完自带的点心,决定还是去场馆,我挑那些相对排队人少的,如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巴西……。
也许是因为暑期,排队中我发现来参观的大多是家长带孩子的,且以中小学生为多,听口音,大多数是外地来沪的,有广东,福建,沈阳,长春等地的。一个排在我前面的中年妇女对我说,她说他们夫妇带两个孩子来上海看世博,在三个月前就在网上定了房间,如今他们到上海已三天,住宿加旅费,每人花费已在千元以上。她说世博很值得看,只可惜他们时间有限。她还说他们的一些朋友近期也都想来上海看世博,只是因为上海近来一般价格的住宿已很难定到,所以没敢来。
听完她的叙说,感觉远道来上海看世博还真不易,相对自己身处上海,只要坐地铁,坐公交就能观世博还真幸运。
西班牙馆内的狂舞女郎
不知什么时候,我发觉那瓶没喝完的可乐瓶没了,看过秘鲁馆,在出口处,我看到除有卖纪念品的,还有餐厅,于是在餐厅里找了个位置坐下,见服务员很快就过来并送上菜单,我翻开看,哇,一份饭菜要五六十,甚至有上百元的,最便宜的饮料玉米露也要20元。我早已口感舌燥,于是我要了玉米露。当玉米露送来,我看到杯子上插着的蓝色吸管是弯弯的,有点艺术感,或许就是这份艺术,把一杯口感如酸梅汤的玉米露卖到了20元。好在我看到杯子里躺着不少冰块,心里高兴,进园时有一个矿泉水瓶没扔掉,且里面还有大半瓶水,于是我喝一口玉米露,加一点瓶子里的水,就这样,我把一杯玉米露喝成了两杯冰露。
法国馆内会舞动的机器人,只要听到你的声音或看到你挥动的手它就会动起来
歇过了,喝过了,精神又来了,我继续参观。

我走进中美洲联合馆,那也是个不需要排队的场馆。

当我走进中美洲联合馆,看到馆内就地休息的人也不少,不过相比非洲联合馆要凉快些,于是我又一个个场馆看,结束时我发觉肚子在咕咕叫,看表,哇,已是晚上六点,这才想起来,我一天混下来还没吃饭呢。

出馆时我抬头看到中美洲联合馆的楼上就有家北京涮肉餐厅,于是毫不犹豫地乘电梯上楼。走进餐厅,发觉里面的环境还不错,红灯笼,八仙桌,大靠椅,还有那一只只宫廷样的蓝黄小汤锅,不错,还有点京味。服务员送来菜单,翻开看,一个清汤锅底10元,一份麻酱料5元,羊牛肉,一份68到上百元,根据部位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其实我可没时间在世博园里涮肉吃,于是我要了个清汤,一份麻酱,点了鱼丸,拼盘彩面,生菜,餐厅送来三小碟开胃菜,吃完结帐,53元,嘻嘻,感觉还值,因为在世博园里吃碗面都要三四十元,何况我还涮了几盘。
晚上马来西亚馆外观灯光会不断变化红蓝绿等各种颜色,后面看到的是卢浦大桥
出了饭馆见天刚黑,我马上意识到看世博的最佳时候到了,因为这时团队基本离去,而夜间入场的人还没进,于是我开始加速度参观那些个白天至少要排上三四个小时的热门场馆。
法国馆倒挂的树木
晚上八点,当我走出加拿大馆时天却下起了大雨,我看到许多外地观博者大多没带雨具,可他们在雨中排队,在雨中奔跑,有的小朋友淋成落汤鸡还在哈哈大笑,这种哈哈大笑让我感动,一是感动他们观博的热情,更是感动他们不惧风雨的那份开朗与坚守,相比之下,感觉上海小朋友就比不上他们,上海男孩大多被宠得懦弱,女孩被宠得娇气。
丹麦的小美人鱼
看完丹麦和芬兰馆雨已停,可这时也已是晚上十点多了,园内场馆差不多都关闭了,于是我随着人流走出了世博园。
梦幻世界般的俄罗斯馆内一角
一路上我回想一天的观博过程,尽管到世博园前我特意在世博网站上把所有的场馆打印下来,然后把已经看过的七十多个场馆勾掉,可结果我还是重复看了奥地利馆并差点又进了希腊馆。
至此,我已六次进入世博园并参观了一百多个馆,本想一个个详细介绍,现在看来有点难,只能综合或概述了。有友人笑对我说,你该把世博的所有场馆都看一遍。我笑答:争取吧……!
我关于世博的相关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