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精美绝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一)
杜莎夫人原名叫玛丽格劳舒兹,杜莎夫人1761年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七岁时跟随她的母亲为菲利普·科特斯医生,同时又是蜡像制作师管理家务。1770年,科特斯医生在巴黎创办了蜡像馆。1794科特斯医生去世,杜莎夫人继承了他的事业,主持蜡像馆的工作。

说到蜡像馆,那就要追溯到1770年,当时杜莎夫人跟菲利普·科特斯医生学蜡像制作时正是法国大革命,杜莎夫人当时帮那些被执行死刑的贵族制作死亡面具,这些用蜡像并以纪实手法表现出来的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以及包括砍下苏格兰玛丽女王头颅的断头台等一系列人物,场面,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杜莎夫人的蜡像因此成为了新闻被广泛流传。

伦敦
1835年,74岁高龄的杜莎夫人带着蜡像来到英国,展出后便留在了英国,并在英国伦敦贝克街成立了永久性的蜡像馆,1884年蜡像馆迁往玛丽波恩路。
杜莎夫人原来只是个普通而平凡的女人,她的作品让她尽显才华,千古流芳。

杜莎夫人蜡像馆开馆200多年来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客,欣赏杜莎夫人的蜡像可以说就是感受人类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所有蜡像可以说是杜莎夫人的创世之作,精美,极致,绝伦。
到英国旅游,我很想走进已有200多年历史,几乎是尽其所有精华的杜莎夫人蜡像馆,遗憾的是同行者无人响应。回来后我走进了座落在上海南京路新世界的杜莎夫人蜡像馆。

在新世界观光电梯上拍摄,下面是上海的南京路
世界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在全球只有六处,上海拥有一处。据说当时全球有三十几个城市提出要求,杜莎夫人蜡像馆最终确定设在上海。

新世界是上海著名的百货商厦,杜莎夫人蜡像馆座落在10楼,观光电梯可直达。99元的门票也许有人会嫌贵,在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门票合人民币要600元。自然在英国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的蜡像比上海的要多的多。
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没有恐怖屋和死亡面具的惊恐蜡像,而是群英会聚,都是伟人,名人和明星。

从10电梯里出来,一股英伦之风迎面扑来,那是红,一种英国人特别喜爱的红,所有灯光布置都是红色调的,体育明星刘翔高举国旗迎接来客。

我想把刘翔作为“首席”,不只是刘翔是“世界飞人”,也在于刘翔是上海人吧。
走进玻璃大门,成龙站在门口,正对着每一个来者,他的面前放着一个三角架,架上有个照相机,似乎正等待人们和他照相留影,他在微笑,神情自若,和真人一样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他任你在他的左右,摆出任何的姿势,甚至可以和他勾肩搭背,而他始终贻笑大方。

感觉这就是蜡像的神奇,周围无需保镖,想到曾经有个女孩为了追星,花费了全家人的积蓄,结果还葬送了她的父亲,在这里,你可以和明星近距离接触,无论你想和他说什么,说多长时间的话,他都会倾心聆听。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