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2007-04-08 14:13:49)
标签:

旅游

散文

文学

贵州

分类: 本国之旅

           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脚穿旅游鞋,踩着祖国的山山水水,要说洞穴,真是看了不少,感觉洞穴除了大小不同,其景致大同小异。来到贵州,一位省领导对我们说:“你们到贵州来,我们贵州的织金洞不可不看,我们贵州目前以织金洞,黄果树、龙宫、红枫湖作为国家级的风景区已成为我们贵州西部旅游的黄金线。织金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造型最独特的洞穴,内有40多种岩溶形态,被称为“岩溶博物馆”,又被誉为亚洲第一洞奇洞,人们赞美它还有一首诗:“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嫘胜地瑶池景,如信天宫在人间”。听了领导的介绍,感觉就是路途再远也要一睹它的容颜。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从贵州省贵阳市到织金县有150多公里,带我们前往的小黄对我们说:“我们贵州别的没有,就是山多,出门就是山,山与山感觉近在咫尺,要是没有公路,那永远不得相见。”话似乎说得有点夸张,但车行在贵州的盘山道上,确实让我领略了大山的风光,山连山,山绕山,连绵的山峦,深藏着旷世奇洞也成其然了。

    车行约三个小时来到了织金县。 织金洞在织金县,又名打鸡洞,听说因以前苗家青年男女常在洞口踢鸡毛毽而得名。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进洞的小道

   来到织金洞,小黄请来一位导游,导游说:织金洞景区总面积达307平方公里,长有12公里,跨度175米,深有千米,高差150米,洞内总面积也有70万平方米,洞里可划分为11个大厅47个厅堂。听来确实很大。从入口处到洞口我们就走了很长一段路。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走进洞内,其洞巨大无比,是我所见到的洞穴中最大的,导游介绍说:“这洞属于高位旱溶洞。已勘察出6。6公里。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走进迎宾厅,迎宾厅全长有二百多余米。由于洞口阳光照射,厅内长满苔藓,岩溶堆积物好似巨狮、玉蟾、等动物。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厅顶有直径约10米的圆形天窗,阳光直射,站在洞里,感觉象太阳又似月亮,导游介绍说:当地人称它为“圆光一洞天”。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走进被称作的讲经堂,导游说那是因为其岩溶堆积物象罗汉而得名。看到周围有形如宝塔,顶上似佛,圆形石台上有许多象罗汉的人物在谛听默想,感觉真象讲经堂。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该说洞里的石笋、石柱、石塔、石鼓、石花、石芽可谓千姿百态。我们看到一棵十多米高的钟乳石,形状同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团,导游说:这厅叫“蘑菇云厅”。我们见到一个圆形水塘,塘中可见石笋倒影,原来这池塘是叫“影泉”。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导游拿着手电边走边介绍:这是“地下塔林”,“铁山云雾”,“寂静群山”,“百尺垂帘”,“广寒宫”,“灵霄殿”“银雨树”,“普贤骑象”……。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洞的最低处有个大水潭,导游说这水潭有300多平方,叫“日月潭”。

   洞内的小道,河流可谓纵横,还相互交错, 来到深处,只见水气升腾,感觉眼前一片雾彰,深邃无比。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洞内巨大的石幔、石帷,颜色各异,还有名贵的鸡血石、葡萄石、蛇皮石、松子石、晶芽、珍珠田、边石坝等。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导游带我们爬上爬下,从一个厅走到另一个厅,一个厅比一个厅大,大到令人震撼。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洞内的落差也十分厉害,有的地方还陡峭无比,我们上上下下,累得全都气喘吁吁,可景致的精美足让你感觉值。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我们从迎宾厅、讲经堂、塔林洞、万寿宫、望山湖、江南泽国,雪香宫、灵宵殿、广寒宫、十万大山……。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一路导游介绍了许许多多,我都记不住了,反正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到处都是诗画与故事。

 

贵州之旅(五)游亚洲旷世奇洞——织金洞(附照)

    所谓旷世奇洞,稀世美景在里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几十种岩溶堆积出的奇幻异景,令人惊叹,称它为“岩溶博物馆”,旷世奇洞一点都不为过。难怪谷牧从洞中出来说:“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

 

1. 重游黄果树http://blog.sina.com.cn/u/4abe2f1b010004od

2神迷的红枫湖http://blog.sina.com.cn/u/4abe2f1b010004od

 

3. 教会暴动发祥地青岩古镇http://blog.sina.com.cn/u/4abe2f1b010004xc
4. 美丽刺激的荔波http://blog.sina.com.cn/u/4abe2f1b010007h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