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美图原创湘西苗族苗家寨苗饰苗服 |
分类: 本国之旅 |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苗族位居第五,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西,云南,四川和海南。据史书记载,苗家的历史可追溯到4300多年前,当时首领为战神蚩尤,蚩尤竖兵利甲,纵横南北,横霸天下,后来被黄帝,炎帝打败,向南败退,一支迁徙到广西,湖南,还有一支去了云南,贵州,其余的就留在了湘西鄂川黔边区。长期以来,苗族一直抗拒着中央朝廷的统治,20世纪,在政治上统治湘西的始终是地方武装,直到1795年苗民叛乱,清军才派遣绿营军前来驻守。1935年国民党军队到湘西,苗人的军衔始终没改。
苗寨
在历史上,苗族不受制于汉文化的束缚,拘泥孔孟礼教,他们崇尚的是神灵鬼神,他们认为万物有神灵,神灵又是不可抗拒的,在他们的喜庆祭祀中可以看到巫师,有所谓的驱鬼,赶鬼,推牛,吃猪,等活动。苗族崇尚民主,自由,有族长,无魁首,有贫富但无贵贱。
苗族历史文化悠久,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可在苗民里却有许多民间诗歌和传说中的故事,如“九十九个太阳和九十九个月亮”。苗族有自己的苗医,百启贵的《苗医验方》,陆科闽的《苗族药物集》,对治疗骨折,蛇伤,刀伤都具有神效,且都是生药,现采现用。
苗族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苗服。在中国历史上,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一直把苗族打扮作少数民族的代表,原因是苗服最漂亮,特别是黔东南的苗服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工艺也最精湛,造型最独特,文化底蕴也最深厚。2006年,国务院颁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把苗绣列在其中。苗绣里面有各种绣法,有挑花,皱绣,散绣,堆绣,姑娘的盛装又称“花衣”。苗服除苗绣,还包括织锦,蜡染。苗服可以说是一部无字的苗家史书。
近几年苗服外流的厉害且触目惊心,法国巴黎一家私人博物馆,收藏了180多套苗服,极具价值,用来祭祀,婚嫁穿的“百鸟衣”就有15套,那位法国人对我国的民族研究专家说:“100年以后,中国人要研究苗服饰文化要到我的博物馆来。”可见狂言。在美国,一个妇女开了一个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其中就有大量的苗服。在苗村,一个省吃俭用的妇女一夜之间变成富婆,身价几百万,这已不是童话,那是因为苗绣的价格在狂飚,如今一件百年苗绣服装可卖到几百万元。
苗家的银饰也非常出名,从项饰,头饰,胸饰,还有套在脖子上的长命锁,一般长命锁上还挂有银玲,这些饰品上都雕图案,有龙,凤,狮,蝴蝶,花草,绣球。
来到湘西,我特去了苗寨,德夯是苗民的集居地,那里保留了苗民最原始的民风,民情。来到苗寨,正好赶上他们的服饰表演。在广场上,我看到苗家漂亮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穿着苗家艳丽秀美的服装,带着银项,头饰,胸饰,手拉手,随着乐曲响起跳起欢快的舞蹈。
苗族本来就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打击乐,木鼓,皮鼓,芦笙十分出名。他们用苗家人独有的芒筒,飘琴,口玄琴,木叶,箫笛作为乐器,还把苗家姑娘小伙成年后自由恋爱,不用媒,盛行“赶边场”的苗家风俗展现在舞台上。
三月桃花开,姑娘穿花衣,带银饰,三五成群到寨头草坪,竹林,河边,盘歌跳舞,寻觅伴侣,以山歌投石问路,这样的场景也被他们表现得惟妙惟肖。
在他们的表演中我们还看到了姑娘出嫁前要“哭婚”的场面。苗族有这样的风俗,寨里的姑娘要出嫁,其她姑娘要来陪哭,要哭七天到一个月,以示姑娘对家的恋恋不舍。
苗家的婚嫁规矩和汉人不同,结婚时不拜堂,新娘出嫁空手去,生下了儿女才能回家取嫁妆。新娘要是生不出孩子,男方可以把娘子退回去。陪我们到苗寨去的导游是苗族,她说这些风俗在山里至今还存在。
看过苗家姑娘小伙的精彩表演,我走进寨子,感觉沈从文笔下的苗民已经淡去,他们开放的做着生意,说着汉话,年轻人穿着汉服,
我在寨子里逛了一圈,买了几块蜡染和一根从老人那收来的苗绣腰带,是用丝线绣成的,很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