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2006-12-01 16:24:52)
标签:

旅游

美图

见闻

湖南

张家界

分类: 本国之旅

重游张家界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二十年前,我随《上海环境报》社赴湖南张家界,那时张家界还鲜为人知,给我们当导游的是湖南环境报记者,他原是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张家界地势地貌独特,风景优美,通过笔,他把张家界介绍了出去。那年我们从上海坐火车到湖南长沙,从长沙再到张家界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我们的车一路颠簸,在山路上行驶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才到达。我们下榻在远离张家界的一处所谓的宾馆,宾馆由于少有人住,房间里的被子潮湿,洗澡水也不够供应,洗到一半热水就没了。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第二天记者找来一个当地人做向导,一早出发,走的全是陡峭崎岖的山路,那时正逢雨季,出发没多久就下起雨来,崎岖的山路因此变得更加泥泞,走到金鞭溪时正遇涨潮,溪水川流不息,没有桥,大家只好卷起裤腿。秋日的溪水很凉,水下是碎石,稍少不留神就会把脚给喎了,记者提醒大家注意,结果还是有人把脚给喎了。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淌过金鞭溪上山,沿途都是陡坡悬崖,头顶朦朦细雨,脚踩泥泞山路,怕摔下山崖,双眼只得盯着脚下的路,身上的雨具还不时挡住视线,当大家走得疲惫不堪时脚下路平坦起来,大家抬起头,眼前突然出现一副奇妙的画卷,只见山峦起伏,重岩叠嶂,云雾缭绕,山头还时隐时现,如入仙境,更有神秘之感,有人惊叫起来:“太美了……!”记者介绍说:“这叫十里画廊,也是张家界的精华。”在朦朦细雨中我们欣赏着十里画廊的美景,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听说山里有美丽的宝峰湖,我们都想去,记者找来了山里人,山里人又给我们找来了船夫,当我们跳上木船,坐在船的甲板上,船夫摇着橹,木船在湖里慢慢前行,我们欣赏着宝峰湖的湖光山色,也体验到了大山里的宁静。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张家界那时人烟稀少,山民不知道外面汽车,火车是什么样的。当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已饥肠辘辘,却找不到一家餐馆,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我们请他们帮忙给我们和面做面疙瘩,村民欣然答应了。村民点起油灯,点火烧水。等面疙瘩做好了,我们也不管碗干不干净,端起碗,还没感觉味道怎样就全吃光了。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二十年过去了,今年三月与朋友一起重游张家界,张家界已今非昔比,开放的张家界独立成市,还有了自己的机场,沿途看到宾馆,酒店众多,宽阔的水泥路一直铺设到景区,上下山有观光缆车,汽车,十里画廊有小火车,金鞭溪上也架起了桥梁,游宝峰湖不再是木船,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店铺到处都是,还有了介绍张家界风光的碟片,游张家界不再需要付出多大的体力,时间也可以缩短一半.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雾中天门

   由于有了代步工具,也失去了不少观赏奇山胜景的机遇,也因有了小火车,十里画廊也不再神。游宝峰湖因船速太快,奇胜异景变成了过眼烟云。韩国人也许本土太小,把张家界作为旅游重点,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韩国人的身影,在所有景点介绍上还都添加了韩文,韩国料理到处可见。我们在张家界呆了两天,当我们感叹张家界巨大变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张家界民风的巨大变化,在小餐馆里,炒菜可以马上给你上菜,吃汤面则要等待。炒蔬菜要七八元,价格和上海已差不多。当我们拒绝当地导游推荐的各类项目时导游的脸变得十分的难看且不再愿意和我们说话。

 

如今进山就能看到苗族表演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宝峰湖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下山已有阶梯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山上连心锁那么多

湖南之旅(二)重游张家界(附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