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精彩的讲座,不仅在于它的内容让听者受益,更触动了自己那些久违的思想。是啊,曾几何时,意气风发,憧憬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慢慢归于平庸。当听完这次讲座,自己再次燃起了对优秀教师的热情,要努力钻研教材,用心,尽力,争当一位“名师”。
王老师今天主要讲了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再一开始谈到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目标的虚化,想想自己不也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吗?教学目标基本上是看着教参得来,很少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内心中不是很重视教学目标,总是认为教参中都给了现成的目标,自己还想干吗还想其他的目标呢。虽然也知道如果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课堂上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还是很模糊,总给自己找借口,说教案中体会出来不就可以了,现在想想这种想法真的是错误。教学目标的制定,不仅仅是让老师对于学生这节课学到什么知识熟记于心,更重要的是对如何落实教学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王老师说的抓住四个特点,让我感触很深。抓学科特点,语文课讲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课的味道来,想想自己有时候的语文课,有时候就像王老师所说上成了思品课,有时候又上成了科学课。其实自己很有优势,本身是学中文出身,自己又喜欢阅读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可以说具备较好的语文功底,可是在讲课时没有完全发挥自己这方面能力。今后不仅要继续多读书,把自己的一些好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还得多多积累,让自己的文学素养更上一个台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受益。
说到落实学段特点。其实自己也已经教过一轮高年级了,如今教中年级,在把握中高学段的特点这方面自己做的不好。研读教材少,对于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能做到心中有数,有些时候有些地方不够细致,现在自己教三年级,对于课堂上有时候对于学生的要求过高,有时候又怕学生不会,把握不好度,讲的太多。研读学段的特点也是自己今后要多学习的地方。
体现课时特点,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大略一想,自己好像分的很清楚,但是还是有不少问题。有时候第一课时创设的情境不够好,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有时候又过多地讲解了字词,对于学生读课文情况不了解,没有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课时,读中感悟,以读见悟,把握课文中关键词语,这时候自己做的就不够,往往教师说得多,学生读的少,总是过多关注了自己教学设计是否顺利进行。工作这些年听课也听了不少,好课对于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来说都是一种享受。好的课堂,学生回答的精彩,教师评价的到位,恰到好处。读,悟,说,写,学生能受到很多启发。自己能不能也让自己的课堂上成这样呢?多学习,多看书,多反思,希望自己不久的将来也能上出这样的好课。
突出课文特点,散文、诗歌、小说等等。看你怎么分,我觉得关键要把握课文的魂,关键看自己先前的教学设计要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明确了这点,我想就能抓住课文的特点了。
教学目标明实,教学过程真实,教学风格朴实,教学方式切实,教学效果扎实。这五个“实”说得多好,虽然自己曾经也有意或者无意的在落实这些,但是如今王老师给自己更明确的指名了方向。虽然自己还远远不能到达名师们的标准,但是幸好自己现在知道了要怎样努力,我相信当自己明确了方向,不会缺少动力,因为自己对于所教的学生有一份责任,对工作有一份热忱,孩子们对我的喜欢,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不仅要让孩子们更喜欢他们的老师,还要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名师。为了这个愿望,我要奋斗。
王晓童
2008年3月12日晚
加载中,请稍候......